由甘肃日报报业集团指导,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奔流新闻·兰州晨报发起主办,甘肃省企业联合会协办,青海互助天佑德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独家冠名,甘肃省青海商会、兰州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省内各街道社区承办,奔流新闻健康品牌联盟企业蒙牛、益海嘉里金龙鱼、中粮可口可乐、农夫山泉、清风纸业赞助的第三届天佑德甘肃“孝老爱亲”网络推选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
1 “建立探访机制,化身‘贴心家人’”
自3月20日第三届天佑德甘肃“孝老爱亲”网络推选活动开始以来,奔流新闻·兰州晨报携手天佑德青稞酒、甘肃省企业联合会及赞助品牌企业,深入柳家营、山字石、营门滩等社区,走进甘肃长城建设集团、兰州市三门商会等单位,挖掘出一批感人至深的孝老爱亲故事。其中,毛锴十年如一日照顾年迈父母的事迹令人动容;魏万霞用柔弱肩膀为失怙侄儿撑起一片天的故事催人泪下;而雷坛河西街社区的爱心接力团队,三年来坚持为独居老人送餐的善举更是温暖人心。
5月16日,奔流新闻·兰州晨报携手青海天佑德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企业联合会,走进兰州市七里河区西站街道机车厂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孝老爱亲主题座谈会。
兰州市七里河区西站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丁瑞表示:“街道虽小,却承载着万家灯火,我们始终以需求为导向,推动养老服务从‘政府供给’向‘精准滴灌’转变。通过建立定期探访机制,工作人员化身‘贴心家人’,深入了解老人在饮食、医疗、情感等方面的真实需求,为辖区老人提供上门送餐和健康巡诊等服务,切实解决高龄、独居老人‘开火难’‘就医难’等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2 “我这‘皮夹克’比火炉子还暖”
从端水喂饭、配药喂药、洗漱更衣……韩鑫任劳任怨、无微不至照顾生病的母亲,尽心尽力将生活的点滴编织成孝顺的密网,紧紧包裹着这个家。兰州市七里河区西站街道机车厂社区党委书记王惠讲述了孝老爱亲模范韩鑫的感人事迹。
2023年7月,韩鑫的母亲何应玉被确诊为右股骨软骨肉瘤。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耗,让韩鑫毅然辞去了在银川的工作。他带着母亲辗转于各大医院,最终在联勤保障第九四〇医院接受了手术治疗。手术台上,母亲的部分右股骨被置换为人工股骨,而手术室外,韩鑫的心也经历着同样的煎熬。
住院的四十个日夜里,韩鑫化身“全职护工”。从端水喂饭到配药喂药,从洗漱更衣到端屎接尿,每一个细节都倾注着他的孝心。为了让母亲吃得舒心,他像对待婴儿般一勺一勺地喂食;为了预防褥疮,他定时为母亲翻身按摩;夜深人静时,他只能趴在床边小憩片刻,随时准备响应母亲的呼唤。“母亲就是我的闹钟。”韩鑫苦笑着说:“她半夜要吃饭、要坐起来,我就得立刻醒来。”
化疗带来的副作用让母亲的食欲时好时坏。韩鑫总是耐心地哄着母亲:“妈,再吃一口,您得等着看孙子上大学呢!”这句话成了病房里最温暖的鼓励。出院后,他帮母亲搭配营养餐,每天变着花样去张罗饭菜,母亲喜欢吃香菇油菜,就隔三岔五挑新鲜的香菇;母亲喜欢喝乌鸡汤,用砂锅小火慢慢熬……为延缓母亲肌肉萎缩,他自学按摩手法。“有妈在,家才是暖的。”这句常挂嘴边的话,成为韩鑫坚守的动力。
然而命运的考验并未结束。今年2月,韩鑫的哥哥突发急性心梗。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时,这个坚强的汉子双手不住地颤抖。每日往返于母亲床前与兄长病房的疲惫身影,见证着这个汉子的又一次挺身而出。“当时哥哥昏迷,母亲需要定时服药,我只能把时间掰成两半用。”尽管双眼布满血丝,他仍坚持为兄长擦身按摩,同时确保母亲三餐营养均衡。邻居们感慨:“何奶奶的‘皮夹克’儿子,暖了全家人的心。”
如今,何应玉已能借助助行器行走,逢人便红着眼眶念叨:“我这‘皮夹克’比火炉子还暖!”面对赞誉,韩鑫始终憨厚一笑:“这是我应该做的,妈妈养我小,我养妈妈老。”
3 “榜样是最生动的教材”
作为本次活动的独家冠名企业,甘肃天佑德青稞酒销售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陈汉斌表示:“韩鑫那句‘工作没有可以再找,但妈妈只有一个’的朴实话语,让我们深受触动。”一直以来,天佑德青稞酒公司在发展企业的同时,始终将社会责任扛在肩上,积极践行“德”文化理念。我们深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与社区合作,用更多暖心行动践行企业担当。
“榜样是最生动的教材。”兰州市七里河区西站街道机车厂社区党委书记王惠表示,“我们将持续推进‘孝老爱亲’身边好人评选活动,通过社区、社会服务机构和爱心志愿单位的联动机制,整合多方资源,创新服务形式,让孝善故事走进学校、深入社区,成为居民身边可感可学的道德标杆。”
在活动现场,中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王赞朴以“传承工匠精神,弘扬孝道文化”为主题,分享了企业如何将孝亲文化融入员工关怀体系。兰州市七里河区建兰路小学相关负责人则通过“一封家书”“我为长辈做件事”等生动案例,展示了学校将孝道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的创新做法。
活动最后,天佑德青稞酒、中国民生银行兰州七里河支行以及辖区文吉春台手抓烤肉餐厅的代表们,专程前往韩鑫家中探望他的母亲,为他们送去了精心准备的慰问品,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实际需求,用实际行动传递社会温暖。
文/图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张雪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