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的脚步伴随着春风,带着独特的习俗缓缓走来。河西走廊地区,人们有着“插柳”的传统,柳枝被轻轻插在门楣,嫩绿的枝叶在微风中轻摇,为这个古老的节日增添了一抹清新的色彩。这一习俗,不仅是对春天到来的欣喜,更蕴含着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文化内核。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如春风中的柳枝,肆意生长。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这片红色热土,对亲人的思念便自然而然地延伸到了对英烈的缅怀。无数英烈用生命铸就了今日的青山绿水,他们的故事,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回溯历史,陇原大地是革命星火燃起的地方,无数革命先烈抱着爱国热情与坚定理想信念,奉献一切,我们从那些史实资料记录中可以看到,一个个热血青年对革命事业的无限热忱,“我抱定宗旨,为革命而奋斗!”我们应该感谢他们为美好生活而做出的不懈奋斗。作为新时代少年,当我置身其中,深深感受到历史的厚重。铭记历史不是沉溺过去,而是为了更好前行。英烈们用生命为我们铺就了道路,我们更应肩负起时代的使命,砥砺前行。
门楣上的新柳又添一轮年轮,白塔山下的黄河依旧奔涌向前。从会宁会师塔到八步沙林场,从莫高窟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先辈们用生命守护的山河正在绽放新的生机。当我们折柳为祭,不仅是在追忆血染的岁月,更是在接续奋斗的薪火——让祁连山的雪水浇灌出乡村振兴的绿意,让河西走廊的春风托举起民族复兴的梦想,方是对英灵最深沉的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