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7 兰州晨报出版






2025年04月11日

脑瘫女孩,巧手“剪”出新生活

李诗瑶在她的工作室里静心创作。

红纸翻飞间,银剪灵动游走。

在青山区非遗廉文化体验馆的创作台前,24岁的李诗瑶正专注修剪着“哪吒禁毒”系列剪纸作品。火焰纹样的混天绫缠绕着注射器,乾坤圈锁住罂粟花蕊,传统神话人物与禁毒符号的创意结合,让这套将亮相“6·26国际禁毒日”的作品引人注目。谁能想到,这位屡获全国剪纸大奖的非遗传承人,是曾经连站立都困难的脑瘫患者。

▶让生命在刀尖起舞

2001年初春,初生的李诗瑶因严重ABO溶血症导致核黄疸超标,虽经全力抢救保住性命,却留下脑瘫后遗症。父母带着襁褓中的她辗转全国求医,直到5岁时才能勉强站立。“当时医生说我可能终生无法正常行走。”在李诗瑶的回忆里,幼年时光是消毒水与康复器械交织的灰白色。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小学二年级。在武汉民间文艺家协会彭艳华老师开设的剪纸班上,这个握剪刀都会颤抖的女孩,第一次在红纸上剪出歪歪扭扭的月牙。“剪刀需要双手协调,腕部发力,正好针对我的肌张力问题。”母亲至今记得女儿当时的眼神——当剪刀尖刺破纸张的瞬间,那双总是低垂的眼睛突然绽放光芒。

▶千剪万刻破茧成蝶

剪纸这项传承千年的古老技艺,成为李诗瑶独特的康复训练。

每日课后两小时的练习,常人3分钟完成的纹样,她要花半小时反复修正。口水时常打湿红纸,她就用防渗透衬布;手指痉挛剪坏作品,便从废稿中寻找新灵感。

除了剪纸,她还多才多艺。2012年,当她捏的百合花陶艺作品斩获武汉市(青山区)艺术小人才比赛二等奖时,评委们震惊于作品的细腻。2017年,她又在青山区书画大赛中获得硬笔书法三等奖。

“剪纸让我重新掌控身体。”如今的李诗瑶笑靥如花。在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就读期间,她不仅担任班长、学生会秘书部部长,更带领团队创作法治主题剪纸黑板报。2019年全国新春剪纸大赛入围奖、2023年武汉城市圈剪纸大赛银奖的加持,让“剪纸瑶瑶”的名号在非遗圈逐渐响亮。

▶非遗传承者的担当

2023年全国助残日,李诗瑶在钢都花园街道123社区架起剪纸工作台。残疾孩子们惊讶地发现,这位扎着丸子头的小老师,能把他们颤抖的手印变成精美的窗花。“每个不完美的线条都是特色。”她开始当上小老师了,让十余名特殊学员掌握了剪纸技艺。

谈及引爆网络的“禁毒哪吒”创作,李诗瑶展示着设计图:“哪吒莲花化身的特质与戒毒后重生异曲同工。”她特意在风火轮中加入禁毒标语,在混天绫上暗藏求助热线。这套即将捐赠给青山区禁毒办的作品,每幅都需雕刻万余刀,最细处仅发丝粗细。“希望能用传统艺术守护当代人的精神家园。”

在非遗廉文化体验馆,工作日时间李诗瑶指导学员练习剪纸。阳光穿过剪纸投影在她身上,那些曾被视作缺陷的断续动作,此刻正化作行云流水的艺术韵律。

据《武汉晚报》

--> 2025-04-11 1 1 兰州晨报 c219001.html 1 脑瘫女孩,巧手“剪”出新生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