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这个传承千年的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朴素的情感与最美好的祈愿。
当暮色四合,最后一抹晚霞悄然隐去,古老的街巷便悄然苏醒。红灯笼次第亮起,如繁星坠落人间,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光影,远处传来孩童的嬉闹声伴着摔炮的噼里啪啦声,夹杂着铜锣的清脆,空气中飘散着糯米与芝麻的香甜,这是元宵节的前夜,整座城市都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中。
那天,夜幕降临,我踏入环洲古城的大门,长廊挂着满满的花灯,高低错落,似繁星坠落人间,暖黄的灯光透过精致的灯罩,投下斑驳光影。花灯样式繁多,有憨态可掬的生肖灯,有灵动飘逸的仙女灯,有寓意吉祥的鲤鱼灯,更多的便是傲雪凌寒的梅,每一盏都栩栩如生,像是在诉说古老的故事。
元宵时,人们最喜欢提着花灯游长街,小贩们的吆喝声交织成一曲热烈的市井乐章,“新鲜的羊肉串,特色嘞!”“甜糯的汤圆……”“糖葫芦……”羊肉串的香气混合着汤圆的甜香,丝丝缕缕钻进鼻腔,勾得我肚子里的馋虫直闹腾,于是我左手提灯,右手上各种小吃稳挂指尖,嘴巴里还咀嚼着羊肉串,鲜嫩的羊肉在舌尖上跳跃,满城花火满城春,万民同乐悦众生。
吃得满足时,宋塔下,百个台阶上,个个火红的孔明灯徐徐朝着月亮前进,她轻盈地,如同嫦娥奔月般,仙女似的眉眼间承载着人们的美好愿望,来来去去不过是“月圆,事圆,团团圆圆;人缘,福缘,‘缘缘’不断;情愿,心愿,愿愿随心。”我点燃了孔明灯,托着它,顺着风,她捧起我的心愿送达天宫,仙人见了我的心愿,或许会帮我实现!那六个字,是我这一生的目的,年年皆如此——随心,随性,随行。
上元灯节的节目总是令人眼花缭乱。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服饰,于舞台之上如蝶儿一般翩翩起舞,一位身着汉服的少女映入眼帘,她身姿婀娜,一袭红衣将她衬得明艳动人,袖口处,金丝躺卧其间,金色的丝线穿越其间,于灯光下生出光辉,她的纤纤玉手探出长长的袖筒,手握莲花灯,眼睛里的光芒是为祈愿,此时吸睛的表演,与舞蹈专业关系不大,更多的是一种向往的情感。
我急急忙忙,于还未完全消融的冰青石板上脚步生风,仅是为那宋塔下一片红绸之地,没错!正是字谜之地,只记得我的笔下飞快,口里的孜然肉块黯然无味了,望着手里满满的玩偶,只觉元宵的甜芝麻味仍在口中氤氲。
沉浸在喜悦之中的我被一声“咻”打破,烟花升空,炸开。记得六年前,我也是在烟花之下询问父母:“爸爸妈妈!天空会被炸碎吗?”换来的却是阵阵笑声,如今,雀跃的明黄色是黑夜中火光与碎星本身的颜色,三十多分钟的烟火盛景引人万千感慨;花灯似海人如潮,烟花纷乱如雨落,多少情绪夹杂其间,或许多少年后拿起笔,坐于桌前,回忆才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