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一女子两年内被骗多次损失25万元,兰州警方近日破案后发现,扮演不同角色“接力”诈骗的竟是同一人所为。目前,犯罪嫌疑人冉某某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侦办及追赃挽损工作正在进行中。
2023年3月,兰州市红古区的王女士在一次朋友聚会中结识了自称经营建材生意的冉某某。对方朋友圈里时常晒出在建材市场“验货”的视频、与客户举杯签约的照片,聊天时还频频提及“本年度要开拓周边区县市场”“刚谈成一笔20万元的单子”等。王女士对这个“每天工作到凌晨”“为给员工发工资抵押爱车”的青年逐渐心生好感。
冉某某第一次开口向王女士借钱时称:“仓库临时要交押金,三天后货款到账就还。”王女士当即转账2000元。此后半年,冉某某的借款理由逐渐增多:给生病住院的父亲买营养品、请客户吃饭垫钱……每次转账后,冉某某都承诺“月底结清”,还时常给王女士点外卖奶茶“表心意”。截至2023年9月,王女士已累计借出近十万元,而冉某某的还款却一拖再拖。一次催款时,冉某某发来一张自己在医院输液的照片,王女士反而心生愧疚,又转500元让对方买补品。
2023年11月,冉某某再次借钱被王女士拒绝后,一个名叫“陈建”的陌生人突然添加她的微信。对方自称是某建材公司区域经理,朋友圈里尽是豪车方向盘、高端酒局合影,并且言语风趣幽默,对王女士的喜好把握得十分准确。“陈建”起初只谈艺术、聊人生,在博得王女士的信任和好感后,以考察项目时钱包被盗、体检发现肿瘤需手术押金等理由借款。每当王女士犹豫时,“陈建”便投其所好,“等见面了,我带你去甘南草原拍星星”“你不是爱吃甜的嘛,听说城关区有家甜品很好吃,过段时间带你去”。听到对方竟然记得自己随口所说的一些细节,深受感动的王女士又陆续向对方转账百余次。
至2025年1月21日,王女士已累计借出25万余元。再一次讨要欠款无果让王女士意识到可能被骗,便带着打印出的37页转账记录到公安机关报案。
民警通过梳理王女士与冉某某、“陈建”的聊天记录发现,两人的说话习惯惊人相似,常用语句和表情包等高度重合,甚至聊天中的错别字都一模一样。经调查,“陈建”手机号和微信号虽显示IP地址在广东,但其登录设备却与冉某某手机型号相同。更关键的是,该手机号绑定的支付宝实名认证为冉某某。民警围绕冉某某的家庭成员、社会关系走访调查,发现冉某某平时游手好闲,无固定职业且无稳定收入,并经常出入台球厅、彩票店等场所,其所谓的“建材仓库”实为租住的简陋单间。
2月13日清晨,当民警冲入冉某某住处时,这个“双面人”正用两部手机同时登录两个微信号。面对铁证,冉某某如实供述:其因沉迷彩票入不敷出,遂以真实身份和虚构的“陈建”双重角色,诱骗王女士长期“借款”,所得钱款均用于个人挥霍。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张秀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