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7 兰州晨报出版






2025年03月12日

使用耳机,遵循三个“60”原则

如今,不少年轻人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总戴着耳机,不恰当使用耳机正悄悄损伤他们的听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冰丹介绍,我们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主要负责收集声波并将其导入耳膜,引起耳膜的振动;耳膜振动后会带动中耳内的三块听小骨——锤骨、砧骨和镫骨振动,这三块听小骨会传递并放大声波,使其到达内耳的耳蜗。

耳蜗内有淋巴液和成千上万的毛细胞,声波到耳蜗后会引发淋巴液波动,然后使毛细胞上的纤毛发生摆动,进而产生电信号。这些电信号会通过神经纤维传递到大脑,最终让我们“听到”声音。

冰丹介绍,毛细胞是将声音的机械振动转化为电信号的“核心部件”,它们很脆弱,损伤之后就不能自我修复。当声音过大时,毛细胞上的纤毛会受到刺激,发生过度弯曲甚至断裂。一旦纤毛受损,毛细胞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毛细胞如果完全死亡,会造成永久性的听力损伤。

日常生活中,该如何正确使用耳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赵宇教授建议,在使用耳机时,要遵循三个“6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佩戴时间不超过60分钟、环境噪声不超过60分贝。“在嘈杂环境中使用耳机时,为了听清内容,人们往往会调高音量,对听力造成伤害。建议在环境噪声超过60分贝的环境中避免使用耳机。”赵宇说。

出现听力下降的不适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听力的黄金治疗期是两周,如果听力损失后观察一周没有恢复,需要到医院检查。”冰丹说,有些听力损伤前期不易察觉,定期进行听力检查,也能帮助人们提前发现潜在问题。

据《人民日报》

--> 2025-03-12 1 1 兰州晨报 c213384.html 1 使用耳机,遵循三个“60”原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