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7 兰州晨报出版






2025年02月25日

从“空姐”到“村姐”,她实现“烘焙梦”

“当空姐虽然光鲜亮丽,但当‘村姐’更加充实快乐,这才是我想要的人生!”连日来,在湖北省襄阳襄城区尹集乡白云村,一家名为“窑·远乡村柴窑面包房”成了新晋网红打卡地。店主葛悦琪曾是一名空姐,后从深圳辞职回到家乡襄阳,来到乡村创业,用一炉柴窑面包,吸引许多人到乡村打卡,日均收入近万元。

空姐辞职返乡实现“烘焙梦”

1999年出生的葛悦琪在襄阳长大,2019年从成都大学毕业后,爱美的她应聘到深圳航空公司,成了一名空乘人员。2020年,身心疲惫的葛悦琪辞职回到襄阳,应聘到一家国企从事行政工作。2022年春,在运动场打飞盘的运动中,他与现在的丈夫闫润坤相识。

闫润坤是河北人,16岁来到襄阳当兵。退伍后,他在襄阳定居,经营着一家火锅店。两人相识后不久,闫润坤生了一场大病,葛悦琪便辞了工作,一边照顾闫润坤,一边到火锅店帮忙。

2023年5月,两人甜蜜结婚。闫润坤火锅店的生意一直不错,原本可以“躺平”的葛悦琪,却觉得年轻应该有点追求,为梦想奋斗一把。平时喜欢甜品、烘焙的她,有了开一家面包房的念头。

在丈夫闫润坤的鼓励下,葛悦琪先后前往杭州、长沙、南阳等地学艺。与此同时,闫润坤也在襄阳寻找适合开面包房的经营地。2024年4月,在朋友的推荐下,两人来到襄城区白云村“考察”。自然环境不错、距离襄阳市区不远、村里还有其他时尚业态等三个优势,让他们当即决定,在村里租下一个房子,搭建一个柴窑,做出新鲜健康的面包,实现自己的“烘焙梦”。

柴窑烤面包日入近万元

“今天的第一窑面包出炉了!”一股清香在空气中弥漫,葛悦琪热情地招呼着大家。一人多高的柴窑,最吸引游客的目光。柴窑的轮廓与陕北窑洞相似,在红砖与耐火砖砌成的墙体上,嵌入几扇黑色铸铁门洞,方便放、取面包。“我们的面包主打纯天然,不含任何添加剂,用柴火窑烘烤出来,还带有一种独特的烟熏感,很受大家欢迎。”葛悦琪端出的一大盘面包,外酥里柔,香气扑鼻,瞬间被游客“抢光”。

“我们的店于2024年11月试营业,窑烤面包加上咖啡和围炉煮茶,每天的营业额接近一万元,周末更高一些。”闫润坤介绍说,妻子葛悦琪负责窑烤面包,他负责饮品制作,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紫米包、蓝莓贝果、抹高山蜂蜜吐司……每天,新鲜的面包一出窑,就被抢购一空。虽然“窑·远乡村柴窑面包店”坐落在乡村,但每天驱车前来购买柴窑面包的顾客络绎不绝。

做快乐知足的“新农人”

“游客来吃的不是面包,而是一种生活理念。”葛悦琪一边给顾客打包面包,一边和记者说道:“我们不断尝试,已经推出了60多款面包,每款都严格挑选食材,用果木烤制,用新鲜、健康、带着烟火气息的食材,传递出一种回归自然、享受生活的态度。”

“来到村里开面包店后,妻子的变化很大!”闫润坤笑着说,过去她很爱美,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现在每天忙着与面粉、柴火打交道,妥妥的“村姐”形象。如今,“窑·远乡村柴窑面包店”已经营业三个多月了,生意越来越好。葛悦琪和闫润坤也计划从城市搬到白云村,扎根在这个地方,与乡村共同发展。“计划增加人手,扩大经营内容,增设文化活动,在创业中,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据《楚天都市报》

--> 2025-02-25 1 1 兰州晨报 c210860.html 1 从“空姐”到“村姐”,她实现“烘焙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