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科学教育内涵,兰州市城关区南山路小学在寒假期间为四年级学生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态瓶DIY”项目式学习活动。通过构建微型生态系统,学生们在实践中领悟生态平衡奥秘,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场景深度融合,开启了一场寒假科学探索之旅。
活动创新采用“三步记录法”引导学生完成科学实践:在特色科学日志中,学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述从容器选材、生态分层设计到生物配置的全过程,并附上个性化生态笔记;摄影任务设置双重视角——既有与作品的创意合影展现劳动自豪感,又通过微距镜头捕捉水草摇曳、鱼虾共生的微观奇观;视频小达人化身“小小科学家”,用镜头语言完整呈现制作流程,并结合食物链、物质循环等原理进行生动解说。
活动开展以来,学生们热情高涨,积极投身到生态瓶的制作中。他们利用寒假时间,与家长一起收集材料,玻璃瓶、水草、小石子、小鱼、小虾等在他们的巧手下,逐渐组合成一个个充满生机的生态瓶。从学生们提交的作品来看,大家在制作过程中十分用心,不仅关注生态瓶的美观,更注重生态系统的平衡。观察记录表上,工整的文字、生动的插图,展现了学生们对生态知识的深入理解;照片中,学生们灿烂的笑容与生态瓶中的灵动景象相互辉映,微距照片更是将生态瓶内的微妙生态展现得淋漓尽致;视频作品里,学生们自信大方地讲解制作步骤和生态原理,展现出扎实的科学素养。
此次自制生态瓶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掌握了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亲身体验,学生们对大自然的奥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科学探索的热情也愈发高涨。
文/图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