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7 兰州晨报出版






2025年02月06日

高跷社火

天水市甘谷县六中十甲校区七年级(2)班 刘曦瑶 指导老师 李文昭

在天水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每逢春节或重大节日,高跷社火便成为最为热闹、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它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天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深沉传承。

高跷社火的表演总是从一双双高高的木跷开始。表演者身着五彩斑斓的服饰,头戴华丽的头盔,脚踩两三米高的木跷,在人群中穿梭跳跃。他们的舞蹈动作既有古典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活力。随着锣鼓声的起伏,他们或旋转,或跳跃,或翻滚,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与美感。尤其是由数十名表演者组成的队伍整齐划一地行进在街头,高跷与地面形成鲜明的视觉冲击,令人震撼。

但高跷社火背后的文化内涵远不止于此。它与天水人民的日常生活、信仰和传统习俗紧密相连。在古老的天水,人们相信高跷可以驱邪避凶,带来好运。因此,每逢重要节日,家家户户都会请来高跷队伍在村子里巡游,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那些舞动的高跷、欢快的鼓点和热烈的歌声,也成为了天水人民团结、和谐、欢乐的象征。

在现代社会,高跷社火更是承载了新的意义。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许多传统习俗逐渐被遗忘,但高跷社火依然保持着它的生命力。每年的社火表演,都成为社区居民团聚、传递祝福的重要方式。无论是老一辈的天水人,还是年轻的一代,都会在这场盛宴中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而高跷社火的传承与创新,也成了推动天水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天水市政府和文化机构都在积极推动高跷社火的保护和发展,通过引入现代元素,使其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同时也保留了那份古老的韵味。

总的来说,高跷社火不仅是天水的一张文化名片,更是天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 2025-02-06 天水市甘谷县六中十甲校区七年级(2)班 刘曦瑶 指导老师 李文昭 1 1 兰州晨报 c207165.html 1 高跷社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