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7 兰州晨报出版






2025年01月22日

微短剧为啥这样红?

近年来,微短剧这一新兴网络视听文艺形态发展迅速,满足了数字时代许多观众碎片化、即时化的娱乐需求。前不久,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发布的《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提到,据行业机构预估,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超500亿元人民币。

微短剧的拍摄制作与传统横屏影视剧有哪些不同?当前,相关产业链发展情况如何?为何微短剧不仅能吸引国内观众,在海外也广受欢迎?怀着好奇,记者日前来到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镇,走进微短剧拍摄现场,探访微短剧走红的秘密。

1 质量效率并重

“快,下一场准备!”“快,群演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横店影视城华夏文化园的一片仿古建筑街区,记者见到一个正在进行拍摄的短剧剧组。现场布置成一个古代集市场景,除了有摄像、灯光等十来名剧组工作人员,还聚集着不少群众演员。

“快”,是记者在这忙碌的人群中最常听到的词。

“相比传统横屏剧,我们整体拍摄节奏确实要快得多。”短剧导演王虎告诉记者,他从事影视行业已近20年,从2023年9月开始转向拍摄竖屏短剧。“最开始转换赛道,当然有不适应。因为一般的短剧,几十集篇幅,拍摄周期只有一周左右,完全不同于横屏剧能用几个月的时间去拍。”

拍摄周期短、制作流程快,源于微短剧的投资成本较低。王虎介绍,微短剧的拍摄制作成本基本控制在几十万元。越是高效地完成拍摄、制作、上线播出流程,越有利于尽快收回投资回报。“如果一部短剧做得顺利,一两个月就可以见到成效。在收集市场反馈之后,投资人也能迅速调整后续的投资和制作方向。”

对刚踏入影视行业,特别是许多怀揣“影视梦”的年轻人来说,微短剧为他们打开了一条快速入行、快速成长的新通道。

“微短剧的繁荣,给更多新人演员带来了能够站在广大观众面前的机会。”00后演员苏寰并非科班学习表演出身,但此前一年中,她参演了20余部短剧。她觉得,拍摄微短剧让自己得到了很好的历练。“比如微短剧要求演员入戏快,拍哭戏最好是能秒哭,这种情绪的快速收放,对年轻演员来说是很有挑战的表演。”

“我之前在横屏剧中只演过有台词的特约群演,进入微短剧领域后,则演了两部短剧的女主角。”青年演员才雯硕告诉记者。

短剧导演王九舒告诉记者,在微短剧制作中,首先要尊重市场、尊重观众的这种选择。

他还提到:“作为一种近两三年才快速兴起的新视听文艺产品,微短剧在接受市场反馈的同时,也正在加速提升产品质量,反过来去培养观众更加精致的口味。”

2 振兴产业链条

微短剧兴起,还为上下游相关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横店影视城华夏文化园的成功转型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据该园区总经理袁满介绍,已开放超过15年的华夏文化园,是横店影视城50余个影视基地中的一个点,此前一直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虽然园区内既有山水,也有古建筑群,但对剧组来说,日渐老化的布景吸引力不足;对普通游客来说,园内又缺少娱乐设施,所以园区收入一度持续低迷。”

此时,大批涌向横店的微短剧剧组为华夏文化园提供了转型思路:将古今景观融合,打造更适合微短剧取景的影视片场。2023年底,改造完成后的华夏文化园向微短剧剧组开放。

“经过调研,我们为微短剧剧组打造了30多个拍摄区域,包括室内、室外场景,能满足当前大多数微短剧的拍摄需求。”袁满告诉记者,新设的场景里,既有适合拍现代戏的,如医院、办公室,也有适合拍古装戏的。

袁满说,运营一年多来,园区平均每天要接待五六个微短剧剧组进行拍摄,园区整体营收较之前增长了两倍多。

为了更好地服务微短剧剧组,去年,浙江横店影视剧组服务有限公司还成立了专门的运营团队。该公司微短剧运营中心负责人周丰来介绍,团队成员每天奔走在横店各片场帮助剧组解决问题。微短剧剧组从前期堪景,到确定拍摄排期,再到协调人员住宿、就餐等,都可以直接联系他们。

“在横店拍摄期间,微短剧剧组只需要支付租用场景的场地费和人员的食宿费用等。而我们提供的指引、协调等服务,都不再额外收费。”周丰来表示。

事实上,全国多地都瞄准了微短剧的市场机遇,推出一系列政策,扶持相关产业集聚。

例如,2024年9月,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发起“网络微短剧‘首亮微光’2.0扶持计划”,提出持续加大微短剧精品创作扶持力度,具体扶持政策包括单部作品最高可获300万元扶持资金、重点选题专家论证“一对一”跟踪指导,以及流量扶持、区县协拍等。

3 出海势头强劲

如今,微短剧不仅在国内发展势头强劲,在海外也同样备受追捧。

《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提到,微短剧在海外市场展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其中,美国市场的下载量和应用收入在海外市场中占据首位。来自中国的应用包揽了微短剧类目下载量前三的位置,领跑海外市场,成为继短视频之后文娱领域又一风靡全球的应用品类。

“对当下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来说,微短剧是一个绝佳载体。”横店影视城国际业务部总经理郭姝认为,微短剧为中国文娱产品开辟了新的国际市场,海外用户能够通过微短剧,了解中国的流行文化以及百姓日常生活。

郭姝告诉记者,当前,国产微短剧出海的形式很多。有一些是直接将国内拍摄制作的微短剧,翻译后在海外平台上架;还有一些是由中方创作者提供核心创意,在主角设置、剧情细节上则根据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进行调整,演员及拍摄团队也都是当地人。

郭姝认为:“这种‘创意出海’的微短剧形式,很适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中国人的价值观,融入世界性的叙事表达中,让海外观众很自然地接受我们的思维方式。”

面向未来,中国微短剧该如何强化海外竞争优势?

“现在,中国微短剧已经初步在海外有了一定的认知度和普及度,也验证了中国的网络视听文艺产品能够得到海外观众的认同。接下来海外微短剧市场规模还有望继续增长。在这一趋势下,只要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继续主动走向海外市场,保持创作激情,推出更有创意的作品、更贴近海外用户的需求,相信中国微短剧会持续受到国内外市场的青睐。”杨阳说。

在郭姝看来,人才和技术,是影响中国微短剧未来发展的两个关键要素。

“微短剧出海首先需要更多国际化人才加入进来,包括双语人才、影视技术人才等。”郭姝介绍,今年,横店国际短剧联盟将计划启动专门的人才孵化计划,为初入行业的年轻人提供创作指导、技术培训和资源对接等方面的支持,以培养更多包括编剧、导演、制作以及后期在内的全链条微短剧人才。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5-01-22 1 1 兰州晨报 c205496.html 1 微短剧为啥这样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