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根据DNA鉴定结果显示,自己和已经认亲16年的“父亲”竟然并不是亲生父子,引发网友关注。2025年1月4日,记者联系到该男子王刚,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经历。2008年,25岁已经成家立业的王刚到山东滕州寻亲。记者注意到,据当时媒体报道,王刚在找到自己3岁时的养父后隔天便认亲成功。对此,王刚解释,当时自己被这位曾经的养父侯某某重新认作为私生子,“他说当年错认是可怜我,我现在只想找到我的亲生父母。”
1 认亲时被称为私生子,16年后发现“非亲生”
看到DNA检测结果的那一刻,王刚的内心顿时崩溃了。他向记者回忆,去年12月中旬,因“父亲”身体不好,便带他去医院检查,“在抽血化验的时候,就想着顺便做个DNA亲子鉴定。”DNA亲子鉴定结果显示不匹配,这意味着16年前的认亲完全是一场“闹剧”。
2008年,王刚前往山东滕州寻亲引发关注。当时媒体曾刊发“小伙王刚来到滕州寻找亲生父母”的连续报道,当时的报道披露,王刚被一个叫侯某某的大货车司机收养过。在派出所民警的帮助下,王刚找到了侯某某的家,并找到了他的第一任养父母和当年的全家福照片。但亲生父母到底是谁,因侯某某在外地送货没回来,当时还是个谜。
仅仅隔了一天,当地媒体便再次刊发报道称,王刚在数家新闻媒体和派出所的热心帮助下,几经曲折终于在滕州市后荆沟村找到父母,失散20多年的一家人重新团聚。
王刚告诉记者,2008年,时年25岁左右的他已然成家立业,心里藏着一个念想,就是找到亲生父母。王刚说,根据小时候的记忆,他当年先是找到养父所在单位,“一位老职工认出了我,告诉我当年有一任养父是王某某,但当我找到王某某时,他什么都不愿意说。”
后来,他在山东滕州找到了5岁时收养他的洪家人,但对方不愿意见面。“当年最后还是帮助我的记者老师给洪家人打了电话,才得知了我现在的‘父亲’侯某某的存在。”王刚说,当年找到了侯某某之后,这位“父亲”还有自己3岁时的照片,“那时候他当着所有媒体的面,说我是他的私生子。”
2 错认有迹可循,当年要求鉴定DNA被推托
DNA比对的失败,也让王刚回想起16年前那段认亲经历以及和“父亲”交流时存在的种种疑问。王刚这才发现,错认其实早就有迹可循,“他声称并不认识我之前的洪姓养家,而且谈到当年把我送到哪家的时候闪烁其词。”
王刚还记得,“当年刚相认的时候,我一直询问我亲生母亲的情况,他只说母亲把我生下来后就去世了,姥姥家那边的人也都不在了。这些年我一直在问‘父亲’一些问题,但他都不会正面回答我。”
错认了16年,为何当年相认的时候不做DNA比对?王刚解释,“一开始我们都要求做DNA鉴定,但当时DNA技术并不普及,如果要做必须到一线城市,侯某某当时就一直推托。再加上当年认亲的时候来了很多人,在那样的场面下也不太好去较真。”
王刚告诉记者,认亲之后,他一直催促侯某某去做DNA鉴定,“直到2011年我开车带他去医院,先是验了个血型,恰好是和我一样的B型血,暂时打消了我的疑虑。而且当时大家的关系很融洽,我就没有深究。我虽有疑虑,但又不想破坏这来之不易的亲情。”
3 幼时曾经历7任养家,十几岁后开始独自流浪
王刚说,他到现在也不确定自己真正的出生年月,只能根据看起来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人来推算自己的年纪。王刚称,自己一共有过7任养父。“2008年,滕州当地知情人说,在我5岁之前就被3户人家养过。现在这个姓是随了在驻马店的一户养家。”
回忆起小时候的经历,他最早只记得自己在5岁时被送到了一户姓洪的人家收养,“那时候他们把我放在老家的山村里跟着老人生活,那里的生活条件很差,我还被村里的孩子排挤,于是在那生活了三四年之后就跑掉了。”
王刚告诉记者,从那时候开始,他就扒火车在各地流浪,“后来流落到了徐州,被当地一个孩子带回了家,当时他们给我找了另外一个家庭。后来又在当地换过三户养家,一共待了半年左右。其中一户人家对我非常好,想要把我留在那,但他们家当时还有另一个和我同龄的男孩。后来把我送上车的时候,还给我拿了钱,买了烧饼,带了水果。”13岁左右,王刚已经完全脱离养家独立生活了,“当时就从擦皮鞋、卖报纸开始干起。”
4“父亲”称“错认是看他可怜”
王刚坦言,虽然侯某某并不是自己的亲生父亲,但他们这些年关系也一直挺好的。“刚认亲的前8年,我每年过节都会回滕州看望他。但后面几年基本上没回去,最近因为他身体出现问题,才想着带他到大医院检查。”
王刚表示,这些年侯某某没有索要过赡养费,自己也没有给过赡养费。“主要都是逢年过节回去带一些礼物,他也会给我孩子压岁钱。”
王刚从小就渴望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这次DNA匹配的失败也确实令他难以接受。“我怕我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一开始并没有当面质问他,而是给他打了电话,问他DNA不匹配到底是怎么回事?”王刚告诉记者,侯某某在电话里只回应了一句“我想想”。“我当时准备等他想好了给我回电话,却没想到足足等了6天都没有等来一个解释。”后来,王刚再次给侯某某打去电话,却一直没能打通。
直到王刚当面找到侯某某,他才解释当年错认王刚为自己的私生子,实际上是看他可怜。对此,王刚提出质疑,“我当年25岁,都已经成家立业了,有什么需要可怜的地方?”
王刚说,他现在就想知道,自己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侯某某后来又给我提供了一个线索,他说当年是一个得癌症去世的任姓男子将我托付给他的,但这位任先生也不是我的生父。这个线索真假尚未可知。”王刚正在随着这条线索追查核实,1月3日他刚从山东滕州返回家中,还在等消息,“如果这条线索是假的话,我可能会怀疑侯某某当年涉嫌拐卖,将向警方报案。”
王刚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他正在追查这条线索。1月7日,记者询问王刚调查进展,是否报警,王刚回应称,他目前还未报警,因还未找到亲生父母,无法确定侯某某所说的话的真伪。
1月7日,王刚告诉记者,认亲的16年里,前8年他每年逢年过节都会回家看望侯某某。王刚说,侯某某已经公开表示不会再与他有任何联系,他也尊重对方的选择。
据了解,在媒体的帮助下,王刚已发现了疑似亲生父母的线索,并与对方取得联系。王刚也告诉记者,对方已同意进行DNA比对,目前对方的血样还未寄到,在DNA比对结果出来之前,他也不好有任何说法。
知名刑事辩护律师、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隐瞒亲子关系行为本身不构成刑事犯罪,属于民事范畴内的侵权行为。侯某某隐瞒并非亲子关系的真相,欺骗王刚,虽未向其索要赡养费,但是这种行为构成对王刚人格利益以及精神的损害,王刚对自己的身世存在错误认知,产生了情感上的困扰,受到严重精神损害。王刚有权向侯某某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综合《扬子晚报》、纵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