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兰州市民张女士向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帮热线(0931)8159555反映,其因为培训课程退费问题和商家产生纠纷,寻求记者帮助。
据了解,去年6月张女士在安宁区一家琴室报了古琴培训课程,“当时一共交了6200元,其中买琴3000元,去年我一共上了3次课,还剩17次课程,剩余2720元的课时费。”后来张女士因个人原因没法上课,想要退费,在与琴室工作人员沟通时,双方就退费问题产生分歧。
张女士表示,她在报名时与琴室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口头沟通,并未签订书面合同,虽然当时双方并未就退费政策进行明确约定,但她认为,作为消费者她有权在无法继续学习的情况下要求退费。然而,当她向琴室提出退费申请时,却遭到了拒绝。
记者随后采访了琴室的负责人。据该负责人介绍,当时双方口头约定一年之内上完20节课程,但张女士一直没有时间来上课,“我们琴室主要提供私人小班服务,针对一对一,最多是一对三服务,房租、授课老师都产生成本,我们可以继续延长服务,直到她学完课程,但是没法退费。”
针对此事,记者咨询了相关律师。律师指出,口头约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法律效力,但由于其难以取证和证明,往往容易引发纠纷,希望双方通过协商解决此事。同时律师建议,消费者在与商家进行交易时,应尽可能要求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在涉及退费、换货等敏感问题时,更应谨慎对待,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商家也应加强自律,诚信经营,尊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涉及退费等敏感问题时,应积极与消费者沟通协商,并尽可能提供明确的书面协议或合同,以避免因口头约定而引发的纠纷和风险。
随后,记者将律师建议反馈给张女士及琴室负责人,双方均表示将通过协商来妥善解决此事。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新闻采访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