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大爷请开门,给您送饭来了!”近日,每到中午饭点,居住在兰州市城关区定西南路省科学院家属院的金大爷,手机上都会收到这样一条消息,老人也是每天早早把门虚掩着,搬好凳子坐在餐桌前等饭菜送到家。
9月23日,兰州晨报“记者帮”栏目以《这位高龄独居老人急需一处长期固定用餐点》为题,报道了98岁高龄的独居老人金大爷因儿子早年间去世,女儿远在外地,身边没有长期能够随时照料老人生活起居的亲人,加之年事高,身体状况较差,出门买菜、做饭都很困难,吃饭成了生活中最大难题,于是想寻找一处固定的用餐地点,但又不知道去哪里找。报道刊发后,引起了定西南路社区的关注,社区工作人员当即来到金大爷住处了解情况,并根据老人的诉求在辖区内寻找适合老人就餐的饭馆、食堂,帮助老人解决用餐问题。
为给金大爷找到合适的餐厅,社区党委书记何翱根据年纪、用餐习惯、食量等情况,与社区工作人员认真梳理了老人住址周围的餐馆,确定了包括甘肃地质宾馆在内的6家餐厅,一家家对接商谈,在与老人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后,最终选定了社区共建单位——甘肃地质宾馆作为为老人供餐的单位。甘肃地质宾馆总经理慕建金在了解了老人的情况后,表示愿意无偿为老人供餐,并将每天做好饭菜安排工作人员送餐上门。
10月29日,记者再次来到省科学院家属院老人家中。中午12时刚过,甘肃地质宾馆工作人员就提着饭菜来到了老人家中。放下餐食后,工作人员还贴心帮老人把餐盒打开,协助老人吃饭。由于老人听力退化严重,每天送餐前,工作人员都会用短信或者微信跟老人交流,告诉他饭菜马上送到,提醒老人开门。
“以前一到饭点就发愁,现在只要饭点一到,就有工作人员把做好的饭菜送到家里来,中午一顿吃不完,晚上热一下正好晚餐也有了。非常感谢社区和爱心单位,解决了我吃饭难的问题。”老人开心地说。记者也发现自从吃饭的问题解决后,金大爷精神状态好了许多,工作人员的关心也使金大爷家里多了几分温馨,与上次记者见到老人独自在房间里颤颤巍巍收拾饭菜的情景形成很大反差。
“今后,社区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用‘微实事’凝聚‘为老’向心力,汇聚民生‘大幸福’。”定西南路社区党委书记何翱说。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李晓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