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璀璨的明珠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兰州市西固区河口古镇的古纱灯就是其中一颗闪亮的明珠。河口古镇的古纱灯不仅是一种照明工具,还是古人智慧的表现,它承载着古代深厚的文化底蕴。
河口古镇的古纱灯,是以轻纱为罩,内置灯火而制成的灯具,其材质多为桃木和纱绢等自然之物,古纱灯简约而不失雅致,它透露出一种古朴的韵味,在灯火的映照下,轻纱轻拂、光影婆娑,仿佛能穿越千年时光,将我们带入那个诗意盎然的古代世界。
古纱灯的制作工艺十分繁琐,它主要是由锯好的核桃木木条作为灯架,纱绢作为纸面。在古代,这些原材料很稀少,我们现在练习做纱灯使用的纸面多为类似宣纸的纸。制作的主要步骤是采用工笔画的工艺,在纸面上绘画历史故事,一般选自《封神演义》和《红楼梦》中的故事为主,然后在木条榫卯结构的内部打入白乳胶来固定木架。接着再将画好的画纸完整地粘在木架上,最后将麻绳和灯泡固定好,这样一盏风雅别致的古纱灯就制作好了。
古纱灯的制作工艺极为考究,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精心雕琢,从选材、切割、雕刻,到组装、上漆、罩纱,每一步都凝聚着制灯人的心血与智慧,尤其是对青纱的选择与制作,要求极高。纱质需要轻薄透气,既能遮挡风尘,又能让光线柔和地洒出,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温馨的氛围,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学习了这项技艺,既增强了我的动手能力,又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我知道了河口古纱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黄河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我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感受到了古人不可思议的智慧和奇妙的创造力。
古纱灯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外在形态与光影效果,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如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珍贵的文化瑰宝在逐渐地消失,在慢慢地离开我们的生活,但它所代表的那种古朴与温馨却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
河口古纱灯如同一位穿越时空的使者,用它那温柔而坚定的光芒引领着我们走进那个遥远而美好的古代世界,让我们在繁忙与喧嚣中寻找到一份安宁。我倡议大家要珍惜并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它们继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