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数量高达1.3亿,这意味着,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一位慢性肾脏病患者。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兼肾脏内科主任医师韩庆烽表示:“慢性肾脏病的高发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伴随着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病的存在。当下,‘三高’不仅是慢性肾脏病的重要诱因,在病情的发展过程中也扮演了‘关键角色’。”
三高如何影响肾脏健康?预防的关键是什么?近日记者专访韩庆烽,解读慢性肾脏病与三高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慢性病”到慢性肾脏病
近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三高问题日益严重,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三高与慢性肾病如何相互作用?韩庆烽解释,高血压、糖尿病和动脉硬化等疾病,会造成肾功能不全,甚至引发尿毒症。长期的高血压会增加肾脏小血管压力,引起血管硬化,让血管内壁逐渐变厚,最终造成肾脏供血不足;而长期的高血糖,则会损害肾小球滤过功能,可能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高血脂则容易引发肾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加剧肾脏供血不足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三高是慢性肾脏病的重要诱因,慢性肾脏病也可能反过来加重患者的三高症状,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三高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与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呈反比关系,也就是说,大众对三高管控得越好,慢性肾脏病的发病概率就越低。”韩庆烽强调。
定期体检、系统治疗是关键
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关键,在于让患者充分管控自身的三高情况。
“明确了三高是大部分慢性肾脏病发病的根本原因后,对我们来说,让患者进行系统治疗,就是最重要的事情。”韩庆烽说。
在他看来,高血压超10年的病人、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患者都是慢性肾脏病的“高危人群”,应当关注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检查等项目的结果。此外,即使没有三高问题,5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应开始关注肾脏健康,这部分人群由于患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脏病的风险显著增加,同样要定期进行体检。
“很多人在拿到检查报告后,会因为某些特殊指标后的箭头标记而过度担忧,怀疑自己肾功能已经出现了问题。但仔细分析后,许多所谓的‘异常’实际上并不严重,错误解读化验结果可能导致不必要的恐慌。”韩庆烽提醒。
此外,饮食对“系统治疗”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韩庆烽指出,合理的饮食管理可以控制“三高”,减轻肾脏负担,延缓病情的进展,慢性肾脏病患者应重点控制蛋白质、钠、钾和磷的摄入,可以优先选择鱼类、禽类、鸡蛋和低脂乳制品等优质蛋白质,在日常烹饪时,减少食盐的使用,尝试用大蒜、姜、柠檬汁等天然香料来调味。
心理健康同样是慢性病管理的重要部分,不少患有慢性肾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往往会表现出焦虑或抑郁的心理状态。韩庆烽建议,这部分患者可以通过科学的运动、在家里养宠物、在阳台种植花草、听舒缓的音乐等方式来缓解心理压力。
据《中国新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