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7 兰州晨报出版






2024年09月10日

循着记忆中的“猪血丸子”找到了家

聋哑女士以家乡菜为线索寻亲,时隔38年与亲人重逢

熊立珍和阔别38年的亲人见面。

有河、小桥和火车,家里有手摇电话机,看过村里放映的电影……这是聋哑人熊立珍记忆里的家乡,没有声音,只有画面。熊立珍还记得家里种过水稻和小麦,记得家人制作的糍粑,记得每逢春节,村里人家还会杀年猪、做猪血丸子。

1986年,本名为龙爱莲的熊立珍带着女儿,在娄底新化火车站与亲人走散。今年9月3日,熊立珍在女儿的陪同下,回到了记忆中的家乡,与阔别38年的亲人重逢。

她不知道自己的年龄,由于是聋哑人,她也无法说出自己的本名。熊立珍这个名字是当年收留她的好心人为她起的。

女儿周桂花根据熊立珍的描述估计,妈妈大约1963年出生,1986年带着一岁大的自己,在娄底市新化县火车站附近流浪。后来,她们被好心人收留并带回益阳市桃江县,生活至今。

熊立珍通过手势告诉女儿,她走失时已婚,在生周桂花前还生过一个儿子,娘家除父母外,还有两个兄弟,三个姊妹。她对家乡的记忆还有水稻、小麦、糍粑、石磨豆腐和猪血丸子。

成年后,周桂花理解了妈妈多年来对家人的思念,希望妈妈能回到家乡,见到亲人,也想知道自己的来处。今年6月,她找到宝贝回家志愿者登记寻亲。

“我们收到信息后第一时间转发到宝贝回家湖南群,湖南志愿者经过对寻亲资料的分析,根据做猪血丸子的习惯判断,熊立珍可能是湖南邵阳人。”宝贝回家志愿者罗博鹏表示,志愿者们通过各网络平台在邵阳地区扩散信息,但一直没有收到有价值的信息。

8月14日,志愿者帮助熊立珍制作了寻亲视频,通过短视频推送至邵阳。

“我有个亲戚刷抖音刷到了寻亲视频,发现和我妹妹的信息基本一样。”

周桂花的哥哥王强银表示,看过视频后,他将视频转发到了家庭群里,随后自己的亲人认出了熊立珍。

8月15日,王强银在寻亲视频下留言,说当年自己的妈妈带着妹妹也在新化县火车站走失。志愿者联系了他,沟通核对寻亲信息,发现双方的寻亲信息基本一致。

8月17日,寻亲双方申请在湖南湘潭医院采血。DNA比对结果显示,双方的确是亲人。

9月3日,熊立珍在宝贝回家网站的协调和女儿的陪伴下,回到了家乡,和阔别三十多年的亲人见面。

“心情很激动啊,眼泪一下就飙出来了。”周桂花的哥哥王强银表示,三十多年没有见过妈妈了,家人都泣不成声。

直到现在,家中依旧保存着妈妈的嫁妆,王强银指着家里的木箱说:“我舅舅是木匠,这个箱子是妈妈出嫁时,舅舅亲手做的。”王强银说,妈妈熊立珍本名龙爱莲。1986年,她和丈夫带着一双儿女一起从邵阳市隆回县金谭镇回娘家,在娄底新化火车站拥挤的人潮中,熊立珍带着女儿和家人走散后,便再也联系不上。

“妈妈和妹妹走失后,家里人一收到相关信息就会出去找,去了新化、娄底市区、长沙等等好多地方。”王强银表示,这38年间,他一直和父亲生活在一起,从未放弃过寻找妈妈和妹妹。

目前,熊立珍和周桂花回到了益阳桃江生活,王强银表示:“那是我的妈妈和亲妹妹,肯定会一直联系的。” 据《潇湘晨报》

--> 2024-09-10 聋哑女士以家乡菜为线索寻亲,时隔38年与亲人重逢 1 1 兰州晨报 c182202.html 1 循着记忆中的“猪血丸子”找到了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