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间草房子七零八落地分布在油麻地小学,让我有一种想走进油麻地小学读书生活的冲动。”再次拿起《草房子》这本书时,上面布满了一层灰,再回想起,看这本书已经是一年多前的事情了。
用手轻轻拂掉上面的灰,已经显现出它原本的模样,一排小孩坐在稻田上,将我的思绪拉入其中;碧波荡漾的小河,美丽的油麻地,顽皮的孩子们,善良的秦大奶奶,苦香的艾叶……这便构成了曹文轩笔下的《草房子》。
小时候每一个人都曾拥有同一个梦想,那便是长大了。童年是每个人在人生旅途中最纯真的年代,充满欢乐与轻松。在儿时的每一天都过着无拘无束的日子。曹文轩的笔下,让我回忆了浪漫的童年。
读这本书的时候让我流连忘返,一会儿喜出望外,一会儿泪落,好像我在亲身经历一般。桑桑是一个机智勇敢善良的孩子,他像勇士似的守着纸月,帮助纸月,摆脱坏小孩的纠缠,与她建立了纯洁的友谊;他保守着蒋老师的秘密,做了一个守口如瓶的信使;他也与孤独怪僻的老婆婆交下了深厚的友情。美的领悟,大人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纷……
秋风乍起,暑假已去。1962年8月的一个上午,桑桑登上了油麻地小学最高的房顶,看到了秋天景色的凄凉,想起了即将的告别,暗自哭泣起来,这是少年时代告别儿童时代的一种方式吧。书中的桑桑生活的年代虽然与我们相隔很远很远,但是在那贫穷的草房子中,同学们之间淳朴的友谊,让我们不禁潸然泪下。纸月的漂亮,秃鹤的残疾,不幸的细马,富有的杜小康都在生活的磨难中,坚强善良地成长起来。
思绪被拉回现实, 这让我不轻易之间流下了眼泪。“守望童年,永远典藏。”远离了小学时代,我们才知自己曾经是有多大的幸福与快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