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很多文物都暗藏着有趣的故事,那么,青铜盘、青铜匜(yí)等容器是用来做什么的?什么是“沃盥(guàn)之礼”?
据《周礼》记载,古人行祭礼前,需斋戒沐浴以示心诚。三日一沐,五日一浴,形成一套以缶(fǒu)盛水、以鉴沐浴的礼器。为了在进餐之前洗手,又形成一套以匜倾水、以盘承水的组合,称为“奉匜沃盥”。沃是自上而下浇水的意思,而洗手曰盥。“奉匜沃盥”是中国古代在祭祀典礼之前的重要礼仪。
古人很早就意识到,用流动的水洗手、洗脸要比用静水洗卫生得多。所以,古人就研究出了一套流动水洗手的器具和方法。一人在上面拿着容器倒净水,另一人接着倒出来的水流洗手,然后下面有一个盘子或者水盆再接着洗过手的脏水。在上面盛净水的容器叫作“匜”,在下面接脏水的容器,叫作“盘”。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杨亮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