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7 兰州晨报出版






2024年07月16日

放弃普高读中职练成“湖北省技术能手”

23岁小伙获特招成高校教师

放弃普高读中职,一定是一个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吗?今年23岁的张亚鹏曾为这个问题苦恼。7年前,武汉市一般公办普高录取资格线为404分,张亚鹏中考成绩比资格线高10分。他放弃普高选择了中职学烹饪,后来又读了大专。4年后,他斩获省、市十几项烹饪类奖项,获评“湖北省技术能手”。去年,张亚鹏通过“特招”,成为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训教师。从教一年,班上一半以上的学生被全国知名五星级酒店录用。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从未后悔过7年前的选择。

2017年夏天,中考成绩出来后,张亚鹏不想读高中了。“读高中终点还不是考一个好大学,还不是要有一技之长。”担心上大学选不到想要的专业,他决定趁早找一个热爱的事做。

爸爸做中餐,哥哥“中西全能”,张亚鹏从小的愿望是“当厨师”。他最后去了武汉市第一商业学校学习中餐烹饪。

当好一个厨师并不容易。16岁开始,张亚鹏需要每天至少进行10小时高强度训练。雕刻、刀工、糖艺、西点、中餐……从会炒菜到成为“匠人”,背后是千万次的训练。

雕刻先要学绘画,掌握美学基础。接着是熟悉刀法,练基本功,最初用萝卜取料雕圆球,重复上千次再学雕花。从雕出第一朵透明玫瑰到在一块西瓜皮上雕出小桥流水、亭台楼阁、走兽龙凤……那3个月里,张亚鹏手上的伤口就没好过。

2019年底,张亚鹏作为湖北省候选队员参加集训,备战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

8个月的时间,他每天早上6点多起床,跑步、跳绳、拉伸,先是一个半小时的体能训练,接着是45分钟的心理辅导课。8点多吃完早餐,一天的正式训练开始,一直忙碌到晚上9点,最晚训练到晚上12点,甚至还会通宵。

集训极度考验一个人的意志。除非有特殊情况,集训时周末和节假日都不休息。

几个月后陆续有人退出,十几个人最终只剩3人。等春节过完,又有2人放弃,张亚鹏成为坚持到最后的候选选手。

遗憾的是,作为候选队员的张亚鹏未能获得上场机会。中职毕业后,张亚鹏到黄冈职业技术学院读了大专。

2020年底,张亚鹏以“省赛”第一、“国赛”第九的成绩,如愿通过了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队集训选拔。

国家队的训练更加严格,12名成员皆是各省份的第一名。一开始,张亚鹏感到自己“各方面都弱一点”。每天训练完回到宿舍,不管是晚上10点还是12点,他都会花一两个小时复盘当日的训练,把当天做错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记下来。

“国赛”整套赛制是8+4个小时。8小时内要做完巧克力大造型、糖艺大造型、20个一样大小的手工及模具巧克力糖果。之后的4小时内,要完成杏仁膏泥塑、整型蛋糕、裱花蛋糕、微型甜点等。

整个过程争分夺秒,不允许失误,也没时间重来,浪费一分钟就可能完不成作品。尽管中途安排有吃饭时间,但时间也计入比赛计时。整整一个月,张亚鹏和队友每天只顾得上吃一个汉堡充饥。最终,张亚鹏止步国家队10进5选拔。

2021年7月,张亚鹏获得由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颁发的“湖北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这距离他放弃普高读中职,仅4年时间。

2023年从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张亚鹏在武汉的艳阳天酒店工作了2个月。彼时,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正在搞事业编招聘,接到学院老师的电话通知,张亚鹏为自己的学历自卑:同批报考的人都是研究生,只有自己是个专科。

因为“湖北省技术能手”的荣誉称号,张亚鹏被特招入职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成为高级烹饪实训指导教师。

今年3月,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式菜肴制作》一书面世,这是一本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配套教材,23岁的张亚鹏是最年轻的参编者。

据《武汉晚报》

--> 2024-07-16 放弃普高读中职练成“湖北省技术能手” 1 1 兰州晨报 c170700.html 1 23岁小伙获特招成高校教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