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贴心施划无障碍停车位,社区小广场设置缓坡道、低扶手,公厕外的无障碍通道畅通可行……如今,在兰州市城关区伏龙坪街道前街社区辖区内,这些遍布各角落的无障碍设施,看似不起眼,但对老弱残障人士来说,为他们搭起了融入社会的桥梁,也让基层服务更贴心、更有温度。
为残疾家庭安装无障碍设施
近日,前街社区为辖区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安装了残疾人无障碍设施。
前期,社区工作人员到有无障碍改造需求的残疾人家中逐一走访、摸排调查,通过入户现场评估,根据每位残疾人的具体情况,包括残疾等级和居家环境特点,制定“一户一策”改造方案,通过到家“量体裁衣”的改造方式,进行个性化安装无障碍设施的改造安装,改造内容包括安装佩戴智能防走失手环、智能摄像头、智能震动门铃、智能电饭锅、智能热水器、智能电磁炉等无障碍智能化家居设备。截至目前,已为5户重度困难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
“以前洗澡、上厕所都不能自理,自从安装了无障碍设施,方便安全,也给家人减轻了负担。”7月3日,前街社区网格员来到辖区残疾人何冬生家中进行回访,他对家里新添的无障碍设施赞不绝口。据了解,残疾人何冬生属视力一级残疾,日常出行和生活起居都很不方便,工作人员了解到他的情况后,为其配置安装了智能语音门铃、智能电饭锅、智能热水器、智能电磁炉等设备,大大方便了他的日常生活。
据前街社区党支部书记赵振伟介绍,街道、社区工作人员通过走访入户筛查确定改造对象,再由区残联逐户实地走访,根据每名残疾人的不同需求制定可行的改造方案,做到一人一策精准服务,切实改善残疾人的家居环境,提高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
让高龄老人生活无“碍”
辖区居民彭桂兰告诉记者,她母亲王玉梅今年84岁,长期患有重度阿尔茨海默症,平日一人独自在家,子女上班期间很担心老人的安全问题,社区工作人员根据她的实际情况给老人配备了智能摄像头,可以随时打开手机看见老人的活动轨迹,子女们再也不用担心老人的安全问题了。
这只是前街社区创建无障碍社区,让残疾人享实惠的一个缩影。在患有严重老年痴呆、中枢神经退化、认知性功能障碍的失能老人丁奶奶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家庭医生”郭艳春每周都会上门提供健康问诊服务,网格员则会为老人打扫卫生、整理家务,赢得了辖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贴心服务的背后,得益于前街社区不断优化无障碍助残公益项目和志愿服务项目,通过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社区常态化关爱残疾人、独居、高龄、失能、半失能老人,为残疾人及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家政服务、心理疏导、爱心理发、康复指导等个性化专业服务。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张艾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