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7 兰州晨报出版






2024年07月04日

七里河区西站街道西客站社区打造“童行善治”项目品牌

让孩子们成为社区的小主人

构建儿童友好社区。

“叔叔,请站在黄线外刷卡!”“奶奶,上电梯请握紧扶手站稳扶好!” 在兰州地铁1号线西客站里,一群热情的“小站务员”不时提醒着来往的乘客。这是兰州市七里河区西站街道西客站社区开展童行善治“‘职’趣童旅”职业体验营系列活动之一。近年来,西客站社区通过整合辖区资源打造“童行善治”项目品牌,让孩子们成为社区的小主人,扩展家门口的儿童活动空间,为儿童提供全方位娱乐、关爱、托管和家庭教育指导等服务,助力推进儿童友好社区建设。

1 让孩子参与社区事务治理

“杂物禁止放在逃生通道”……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小议员们以“我看到的安全隐患”为议题,围绕安全隐患、公共环境卫生、不文明行为、公共设施维护四个方面,进行归类并梳理出问题清单展开讨论,表达出自己的所感所想。

“童行善治”儿童议事会,为儿童提供了参与和分享的实践平台,倾听儿童的声音、吸纳儿童的建议,为他们营造安全、健康的儿童友好成长环境,同时也培养了儿童参与、发现、探索、思考的能力,让这些“小大人”参与到社区基层治理当中,为社区治理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

2 打造家门口的儿童活动空间

和妈妈一起制作小钱包,与小朋友们一同装扮缤纷愿望树……“芝麻街财商家庭日”活动吸引了辖区内20组5-9岁亲子家庭参与,小朋友们沉浸式体验了一堂妙趣横生的财商知识课。“我今天买了自己喜欢的面具。”6岁的李轩在芝麻街面具商店完成了他的10个芝麻币规划,5岁的李浩翀开心地向身边小伙伴展示自己刚刚制作完成的小钱包。李轩的妈妈说:“孩子通过游戏懂得了存钱、分享、公益的概念,尤其在面具商店里,让孩子懂得了钱是有限的,不能把所有东西都带回家的道理。”

社区从儿童视角出发,按龄、按需推进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社区工作站内打造以儿童友好为主题的活动空间,包含儿童议事厅、儿童阅览室、儿童活动室、儿童书法室、儿童科普室等六个功能区,让儿童在安全、友好的环境中感知身边温暖,体会社区美好,该项目已惠及周边200余名少年儿童。

3 常态化开展公益儿童服务活动

在百合之乡西果园镇,“小小农民”用最原始的生产劳作方式体验丰收的喜悦,探寻自然的规律,了解了百合种植、生长、加工的流程。百合地里,在农民伯伯的帮助下,孩子们手拿铲子、锄头,现场当起了“小农民”,感受到了挖百合的不易,孩子们纷纷说:“农民伯伯太辛苦了!”

社区积极链接辖区学校、医院、银行、商家、志愿者等多方资源力量。通过整合资源,链接儿童友好单位,常态化开展亲子互动、科普交流、书法绘画、劳动实践等公益儿童服务活动。特别在辖区地铁、银行、环卫等单位支持下,先后开展8期职趣童旅职业体验营活动,受到家长一致好评。此外,引入兰州交通大学青年志愿者团队开展家庭教育、彩虹课堂等公益活动。

据悉,西客站社区将持续发掘“家门口”的儿童友好资源,从儿童的角度去思考创新活动形式,深入推行“童享治理+”“童享服务+”“童享空间+”“童享环境+”等社区治理理念,全方位拓展儿童友好服务圈,让孩子们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全面升级。

文/图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 记者 张雪芬

--> 2024-07-04 七里河区西站街道西客站社区打造“童行善治”项目品牌 1 1 兰州晨报 c168344.html 1 让孩子们成为社区的小主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