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7 兰州晨报出版






2024年07月02日

专家建议

社区食堂:既要坚持公益性,又要兼顾共享性

在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院长、社会学系教授周亚平看来,社区食堂的日渐升温意义重大。他说,随着社会老龄化、原子化、少子化的发展趋势,独居老人的规模将持续增长,社区食堂作为居家养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立初衷是为了解决社区中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尤其是独居、孤寡、高龄、失独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做饭难、吃饭难问题,以“小食堂”兜底“急难愁盼”,完善“老有所养”的养老服务体系。

周亚平说,社区食堂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便捷营养的就餐选择,且饭菜价格相对便宜很多,减少老人的经济负担,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社区食堂作为老年人社会交往与社会参与的平台,还可以帮助老年人建立社交网络,减轻孤独感,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目前,中国多地建设的社区食堂,已经实现从“老龄”到“全龄”,从“食堂”到“学堂”的跨越。食堂被植入图书馆、四点半课堂等多元功能,甚至成为举办烘焙、膳食等方面培训讲座的交流空间。

周亚平认为,对于有条件、有需求的社区而言,不妨多做“食堂+”的尝试,引入新业态,让传统的食堂成为新的社交空间与公共参与空间,实现“堂食+配餐”相结合,提高服务精准性。另外,社区食堂不仅要落地城市社区,更要逐步覆盖广大农村地区。

“不能简单地将‘社区食堂’与‘老年食堂’画上等号。”谈及社区食堂未来的发展,周亚平建议,既要坚持公益性,又要兼顾共享性,推动社区食堂长远发展。社区食堂在解决老年人吃饭问题的基础上,要充分挖掘上班族、独居青年、带小孩的双职工家庭等潜在客群,引入其他业态搭配,利用多种复合业态去平衡收益,从而走上市场化、专业化的运营道路,形成自我“造血”机制,实现“微利可持续”发展模式。此外,相关部门应对已建成社区食堂开展全面摸排体检,缺乏运营条件的及时撤并或转型,推动社区食堂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文/图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张艾萍

--> 2024-07-02 专家建议 1 1 兰州晨报 c167818.html 1 社区食堂:既要坚持公益性,又要兼顾共享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