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7 兰州晨报出版






2024年04月30日

西客站社区深化拓展“民情流水线”工程

共建共治 协商议事 解锁居民“幸福密码”

“现在小区每个单元的灯都亮了,晚上出门再也不用摸黑了。”随着西站街道西客站社区水电段小区10盏崭新的声光控吸顶灯全部“上岗”,小区居民们纷纷点赞……

一直以来,七里河区西客站社区党组织发挥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作用,围绕网格化管理、志愿服务、矛盾调解等工作内容,以点带面、从线到片,推动社区“掌握民情、化解矛盾、优化服务、促进发展”,深化拓展“民情流水线”工程,解锁社区“幸福密码”。

补充服务力量 提升治理效能

社区主动对接联系辖区居民党员、大学生志愿者团队、社区居民,组建志愿服务队6支78人,积极“牵线搭桥”链接爱心企业、基金会等各类社会资源,让居民从“旁观者”变身“参与者”,在共建共治中提升幸福感。

辖区独居老人邹奶奶今年85岁,行动不便,常年待在家中,自从与志愿者杨晓芬结对后,杨晓芬不仅经常上门帮老人洗菜、按摩、打扫卫生,有空就陪着老人在院子里遛弯散心。为解决双职工家庭假期照顾孩子的难题,今年1月15日,西客站社区联合兰州市德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彩虹课堂”寒假公益托管班返乡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也给大学生们提供了锻炼的机会。

集思广益谋共识 协商议事破难题

社区依托现有社区警务阵地,持续融合公共法律服务各类资源和法律服务队伍力量,成立“行治家个人调解工作室”,以及由12人组成的专兼职调解员队伍,采用“背靠背”入户调解、“面对面”圆桌会议等方式,调解社区矛盾纠纷24起,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发展。天和苑小区居民张女士向“书记信箱”反映,她家楼上经营着一家民宿,每晚都能听到楼上脚步声和拖动行李箱的声音,让她无法入睡。她多次向民宿经营者反映,但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网格员接到投诉后,立即联系相关人员查看情况,并与民宿经营者积极协调。社区工作人员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并提出在民宿室内铺设加厚地毯以消除噪声的建议,经过多方沟通,双方最终达成共识。

尊老爱幼 打造社区服务新模式

近日,在七里河区妇联的大力支持下,西客站社区携手兰州市德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共同举行“童行善治”儿童议事会总结表彰大会,表彰优秀的儿童议事会成员。

在社工和志愿者的带领下,孩子们深入社区,主动发现问题,为社区发展提供自己的小建议,并成立“小童志”志愿服务队,配合社区居委会开展活动,参与社区事务,以儿童视角推动社区的发展。

此外,辖区大多数居民以铁路职工及其家属为主,由于铁路工作的特殊性,辖区独居老人也较为突出,社区积极做好老年人“医、学、助、乐”,为老年人创造健康、幸福的晚年。社区整合资源,联合七里河区妇联、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辖区老年人提供上门体检、义诊、健康咨询等服务。同时,通过日常走访慰问孤寡、独居、残疾老人,陪老人聊天,了解他们生活状况,并且结合辖区老年文艺团队,在重大节日、节庆期间,开展猜灯谜、做香囊等文化活动。

据悉,西客站社区还以服务居民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力打造有力度、有温度、有深度社区治理模式,让社区服务更有“质感”。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张雪芬

--> 2024-04-30 西客站社区深化拓展“民情流水线”工程 1 1 兰州晨报 c156001.html 1 共建共治 协商议事 解锁居民“幸福密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