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7 兰州晨报出版






2024年03月22日

强强麻辣烫:

34年不变的“家乡味儿”

老板娘秦廷英正在烫菜。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赵鑫远 摄

1990年,一桌一凳一炉子,一小盆穿好的串串,一元钱8串的价格,秦廷英夫妻俩靠麻辣烫支撑起了全家人的生活。

34年后,流动摊位变成了40平方米的店铺,七张桌子摆放整齐,新鲜蔬菜、特色的秘制牛肉等菜品丰富……流逝的岁月已在老板秦廷英的眼角留下痕迹,但不变的是那口麻辣烫的味道,强强麻辣烫也成了西固区五一菜市场内出了名的本土美食。

34年的小店 流逝的是岁月

1988年秦廷英和丈夫从成都市资阳市安岳县来到兰州,以卖菜为生。“娃儿他爸手艺好,两年后,我们商量着摆个小摊,一边卖麻辣烫一边卖菜,当时只有我们一家卖麻辣烫的,一元钱八串。”秦廷英说。

2008年,为了让儿子李强有一技傍身,秦廷英开始教儿子学做麻辣烫。正在调制麻辣烫的李强告诉记者:“我光是穿串儿就串了2年多,现在还在学习中。”食客多的时候,李强只有涮菜的资格,“我妈是店里的主力,为了保证麻辣烫的味道,人多的时候还得我妈亲自上手。”

“最近明显感觉忙起来了,天水麻辣烫也带动兰州麻辣烫的生意,来店里的顾客络绎不绝,营业额最少翻了一倍。”李强说,“能够留住老顾客,吸引新顾客的秘诀不光是诚信经营,更重要的是食材和味道。”

34年的经营 不变的是味道

每天早上7时,秦廷英都准时去市场挑选食材,然后开始熬制汤底。汤底选用猪大骨和整鸡搭配,至少要熬几个小时,熬好的汤底撇去浮油,看似清淡,实则鲜香入味。

辣椒、花椒、生姜等香辛调料经过配比调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麻辣口感。满满当当的保鲜柜里,几十种新鲜食材令人垂涎,秦廷英亲手腌制的秘制牛肉和里脊肉,也是店里必点的招牌。

中午时分,几张桌子已经坐满顾客。卞卓君和几位食客拼桌落座,秘制牛肉、土豆、宽粉等各种食材在滚烫的汤底中翻滚,随后,舀一勺汤底,再浇上几勺油泼辣子、一勺酸萝卜,一碗麻辣烫的香味便飘散开来……

“很多顾客都是吃着我家的麻辣烫长大的,有的人已在上海、北京、大连、深圳等地工作定居,还是忘不了这口麻辣烫的味儿。”李强自豪地说:“这不,一位广东的顾客刚在微信上给我转账,让我给他寄点辣椒、秘制牛肉和调料。”

34年来秦廷英以匠心坚守,“熬成”一碗人间烟火美味。正如卞卓君所说,这口麻辣烫不仅仅是满足味蕾、填饱肚子,更是一种情怀,一种走到哪里都忘不了的家乡味儿。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玄丝雨

--> 2024-03-22 强强麻辣烫: 1 1 兰州晨报 c148402.html 1 34年不变的“家乡味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