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我常常想起那些身在深宫,行走于历史之间的人们。他们用坚守,将我泱泱华夏遗失在历史长河中的瑰宝修复,重现当年之繁荣。在故宫深处有着这样一群人,他们修补着历史的残缺,他们穿梭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他们用一双手,重现我汉唐之盛,元清之强。他们,便是故宫文物修复人员。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与他们相识。我走在故宫深处,踏进一个四四方方的院子。院子的结构在故宫随处可见。但有一间,却别有韵味。我抬脚踏进,这里是故宫修复的描摹组。我的姑姑在此工作,她是一位地道的“90”后。我看着这间院子,哪都新奇。可不过一会儿,便觉无趣。大家都有事,无人管我,我便与那只浑圆的大白猫相互折磨。到了下午,我见到了描摹组的组长。那是一位七旬老者,他一袭粗布衣衫,宛如一位历经百年沧桑的道长。一副银丝琉璃镜,看尽世间百态;一杯悠悠香茗,品尽人间百味。他看着我,问:“丫头,无聊吧?”我心想,如此显而易见之事怎么回答,面上却只能笑笑。他把我拉到身后,看看他描摹一纸梅花。他说,干这行的,下笔要果断,运笔要圆润,手笔要绵延。只有与作者心意相通,方能描得美,摹得真。我好奇,是怎样的魅力能让七旬老人不肯退休,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肯放弃外面的世界。老人无言,他半晌才说:“这画、字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不能断,不能断……”说罢,他便不断重复着走了。
我望着那苍老的背影,突然明白了“坚守”二字,不是单纯的坚持,不是单纯的守护,而是“坚持、坚定的守护”。他们用青春、生命担起文化、道义和传承……谢谢你们的坚守,让在历史长河中踽踽而行的文物找到回家的路,让这五千年文化的结晶代代相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