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7 兰州晨报出版






2023年12月28日

孕妇预产期在即, 安置点备好“月子板房”

满脸幸福的小两口。

王金兰的预产期就在这几天,明天要去医院检查,李国庆担心车不好找。村医张清玉说:“用镇卫生院的救护车送!”

出院后回到板房坐月子,与父亲住在一起不方便,这让王金兰犯了愁。村第一书记王亚国拍板:“再提供一间板房!”

12月26日下午2时许,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在积石山县石塬镇三二家村一社采访时,村民李国庆正从一辆电动三轮车上往箱式板房里拿最后一件物品——一包婴儿衣服。

“今天中午我们吃的是消防队员送的盖浇饭,有肉有菜,我只是在炉子上热了一下,这是我们一家搬进板房后的第一顿饭,很香!”30岁的李国庆边洗锅边说。

在编号为009的箱式板房里,一家人生活用的锅碗瓢盆、菜板、调料等一应俱全,地上码着白菜、青椒、土豆等蔬菜,菜板上整齐摆放着鸡蛋、菜刀、筷子。妻子王金兰斜靠在最里面的一张单人床上,她对面的一张双人床上放着刚拿进来的被褥、枕头、衣服等,还没来得及整理。

“震后第二天我们就住进帐篷,第七天搬进了箱式板房,现在的住宿、生活条件很好,政府想得太周到了。”李国庆说。

洗完锅,往炉膛填了几块煤,李国庆开始收拾明天一早去医院所用的物品:宝宝的衣服、尿不湿、裹单……

王金兰满脸幸福地注视着丈夫的一举一动,不时提醒“尿不湿装了没?”“裹单呢?”

“放心吧!”李国庆柔柔地回应。

“我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她(王金兰)高中毕业,比我有文化,我们宝宝的名字都是她起的,我起的太俗气,不好听。”李国庆笑着说。

“男孩我取了3个名字,其中一个叫王哲宇;女孩取了4个名字,其中一个叫王茉涵,我现在脑子不好使,其他的几个名字记不起来了,不过,我都记在一个本本上,还没来得及和丈夫商量确定,就地震了。”王金兰说。

12月18日中午,在外打工的李国庆赶回家,为的是照顾即将分娩的妻子。

“我是被地震摇醒的,惊醒后只是起身坐在床上,没想起来往外跑,要不是他(丈夫)进来把我拉出去,我可能一直坐在床上不动弹,这是不是俗话说的一孕傻三年啊?”

地震发生后,还没睡的李国庆急忙冲进卧室,一把拉住妻子的手,把她扶到院子里,好在一家四口都平安,只是房子墙壁出现裂缝,暂时不能住人。

李国庆说,他是上门女婿,和妻子、岳父岳母生活在一起。他是积石山县居集镇红宕村人,父母和弟弟一起生活。12月20日,他陪妻子在积石山县人民医院检查时,在医院匆匆见了骨裂住院的母亲和弟弟一面,至今还没有见到在老家的父亲。

“父亲不会用智能手机,我只给他打过几次电话。”李国庆说着话眼眶里泛起了泪花。

“搬进板房,我就踏实了。”即将做妈妈的王金兰很期待,也很开心。

她说,宝宝出生后,她希望丈夫能陪在她身边一起抚养孩子长大,但考虑到一家人的生活,他还得出去打工挣钱。等孩子稍大一些,她也想随丈夫外出打拼。父母年龄还不大,在家里可帮他们带孩子。

“我还年轻,要想过更好的生活,就必须出去闯,在家里干等是不行的。我打算宝宝满月后就出去打工,眼下最重要的就是把媳妇伺候好、照顾好。”李国庆说。

李国庆担心明天上午媳妇要到县医院检查是否能找上车,王金兰愁的是坐月子时与父亲住在一起不太方便。

就在记者结束采访准备离开时,三二家村第一书记王亚国、村医张清玉来到李国庆家看望,当即拍板解决小两口的发愁事。

王亚国对李国庆说:“你媳妇坐月子的事你不用发愁,我们在你住的板房旁边给你们再安排一间。”

张清玉叮嘱李国庆:“你定好时间,明天上午石塬镇卫生院专门派急救车送你们去县医院。”

听了这一席话,李国庆连声道谢。

“不客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寒风中,几个人笑声朗朗。

文/图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武永明 张秀芸 师天铭

--> 2023-12-28 1 1 兰州晨报 c133046.html 1 孕妇预产期在即, 安置点备好“月子板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