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季,在新疆的一处铁路建设工地,一位采访对象面对奔流新闻记者的镜头说:“看着自己设计的图纸变成现实,那感觉就像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了一样。”
从她动情的讲述中,我们捕捉到一个关键词——成长。
我们在时间中成长,有时不得不像先民“结绳记事”那样,在时间的某处打个结标记一下,以此表明我们曾经那般用心,未来还要更加用力。
奔流新闻是西北地区第一个全域性综合型移动新媒体平台,于2021年12月4日在兰州正式上线。今天是奔流新闻客户端上线两周年的日子。两年时间,每一天都值得记取,每一次出发都掷地有声。
上线以来,奔流新闻客户端完成2次迭代升级,下载量超过1100万,全网覆盖人群达6000万以上;全网累计发布50万余篇(件)稿件产品,收获40多亿人次阅读量;原创内容18万余篇(件),原创率达到36%;原创新媒体产品5000余件……
居上游,立潮头,守主流。在舆论场,奔流新闻已成为一个响亮的名字。
以全域化新闻品牌建设 做强高声量“传播链”
我们用两年时间,丈量过大地的广袤,也触摸过人间的滚烫。
有一天,奔流新闻一名记者打开高德地图时惊讶地发现,这两年时间里,他“打卡”过全国大多地方:北京、上海、浙江、四川、山西、吉林、云南、湖北、陕西、宁夏、青海、新疆……许多省市区去过不止一次,甚至具体到乡镇社区。
可能说“打卡”显得过于轻松。事实上,每次奔赴新闻现场,记者们的背包里塞满了相机、脚架、手持云台等“铁家伙”,大多时候都是“星夜兼程”“负重前行”“单兵作战”。
行万里路,便有万般收获。在敦煌文博会、上海进博会、国际数贸会的场馆,我们为开放自信的中国而自豪;在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的赛场,我们见证了中国体育的梦想与奥林匹克的荣光;在东风航天城的腹地、华家岭的林间、东乡县的农家,我们读懂中国航天、三北工程、乡村振兴的时代叙事。
当一众“网红”冲进农民的麦地里作秀时,当成都男童被恶犬咬伤住进ICU时,当大好风景被围墙圈起“孤芳自赏”时……我们及时发出奔流声音,努力纠正常识的跑偏、弥合共识的裂痕。
记者最大的荣誉,莫过于被采访对象记着。在每年记者节,我们收到来自四面八方的节日祝福。点滴细微的温暖,总是让人感动。
奔流声音的传播,离不开平台和渠道的再造。在奔流新闻客户端3.0升级后,平台智媒属性更为突显,同步对“大敦煌”“记者帮”“正能量”等频道栏目进行重塑优化。在今年的提质增效行动中,奔流新闻第三方平台账号运营能力得到显著增强,我们采制的热点新闻、创意产品屡次登上各平台优质内容榜及热搜榜,奔流新闻微信公众号、视频号与国内头部新媒体基本实现并跑。
两年来,通过平台建设、内容生产、传播渠道多方面的同步提升改进,奔流新闻作为全域性综合型新媒体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转A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