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是一条永不断流的河。纵使历经坎坷,历经沧桑,它也永不缺席。为了自己的理想,我求知若渴。
求知若渴是一种习惯,需要从小培养。在我小时候,我最感兴趣的地方便是博物馆,每到一个城市,博物馆是必去的地方。五岁时,在省博物馆,我使劲踮起脚尖,扒住展台,瞪大眼睛,一字一顿,磕磕巴巴地努力阅读着展品的说明;或紧紧跟在讲解员身后,几乎要踩上她的脚跟,仰头认真聆听她的讲解,眼中射出对知识的渴望。不知不觉中,除我之外的游人都三三两两说笑着离开了,整个展厅空无一人,马上要闭馆,我怀着失望与不舍,一步一回头,拖着步子离开。知识带领我走出方寸自我,聆听生命的启迪。
八岁那年,我上二年级,一家人去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参加表舅的毕业典礼。一缕缕阳光透过中世纪的彩色玻璃窗,为站在高大穹顶下的莘莘学子绘出了未来的宏伟蓝图。气氛庄严肃穆,白发苍苍的老教授精神抖擞,为表舅徐徐拨穗。我激动不已,全身都在微微颤抖,内心早已沸腾。繁星纵逝,智慧永存。老教授教给表舅专业的知识,而表舅又将求知的种子埋在了我的心里。我下定决心像表舅一样,学成归来,建设祖国,奋然无悔!
在我上三年级时,我的语文老师更换频繁,我的语文学习兴趣有所减退。此时的我仿佛快要深陷泥潭,浮躁不安。但人生如棋,落子无悔,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任凭前路漫漫,我要不知疲倦,不懈前行。
我调整状态,取得不错的成绩,开始沾沾自喜。可在五年级时,我代表学校参加少年硅谷人工智能大赛,让我认清现实。比赛中,来自全国的精英们各显其能,拔得头筹。我被深深震撼,只得虚心向他们请教。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步入初中,随着心理的成熟和生活经验的增长,我更加求知若渴。同学们都在耕耘自己,步履不停,不惧前方,精进成长。我更要执笔为刃,展翅高飞,沉着应对,提笔从容,定位好自己青春的航向。不能只满足于眼前廉价的快乐,而要逼自己练就一身本领,让自己有资本对抗生活的风风雨雨。
我们,看似普普通通,却世代拼搏,毕生勤勉,自尊自强。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世界的美好也与我有关!青春恰时来,我有我风采,求知若渴的我,将继续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