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成就梦想,助学点燃希望。作为兰州晨报的品牌公益活动,今年是阳光助学活动启动的第15个年头。每一年,我们都会收到来自全省各地阳光学子的报名,一封封大学录取通知书,是他们积极努力的见证,一份份申请书,又是他们对社会爱心的渴望。
我需要感谢的人太多
8月3日,一大早刘艺炜和二姐挎起竹篮跟着妈妈一起去摘花椒,一天下来收获不少,这也是刘艺炜假期的日常,“这些花椒是我们姐弟四个人的学费。”言谈间,刘艺炜轻松地打趣。家中的三亩地种了花椒和苹果,养育着一家八口。
刘艺炜毕业于秦安县第一中学,今年高考以556分的优异成绩被陕西师范大学录取,“比预估的成绩低了20多分,我应该可以考得更好。”从小学开始就一直名列前茅,在两个姐姐的影响下,刘艺炜学习的事情从来不用父母操心,家中大姐正在考研,二姐已就读大四,最小的弟弟正在县里读初中。
2017年之前,这个八口之家在村里还算得上“小康之家”,父母外出打工,爷爷奶奶身体也硬朗,家里的三亩地可以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2017年之后父亲在工作中不慎从高空坠落,导致脑部受伤,鉴定为脑部二级残疾,不但丧失了劳动能力,生活也需要人照顾。”那年,不但花光了家中的所有积蓄,还背上了外债,妈妈要照顾老人、爸爸和孩子,只能在家务农。
虽然几年来姐弟们基本没有买过新衣服,但他们深知,只有知识才能改变一家人的命运,懂事的他们一股脑地将精力全扑在学习上,也正是因为这样,刘艺炜养成了爱看书的习惯,“低头赶路,敬事如仪”,一直激励着她面对自己的困境,她说:“对心中目标要有坚定的信仰,对手中之事有敬畏心和使命感;对沿途的风景、对生命旅途遇到的人或事要有欣赏之意、敬畏之情和感恩之心。”
家中出了三个大学生在村里是一件足以让人骄傲的事情,但骄傲之余家长也犯起了愁,三个大学生的学费、生活费、住宿费等开支都压在了妈妈一个人的肩膀上,除了孩子们的开销,还有两个老人需要赡养,每个月需要花费600元的药费,刘艺炜告诉记者:“爷爷奶奶年岁大了,身体不好需要去医院检查,但为了省钱,两位老人已经两年没有去过医院了,只是到县上的诊所开点药。”
无论前路如何,刘艺炜坚持的初心一直未变:“回首求知路,一路相伴我的太多,我需要感谢的人也太多。三言两语述不尽我的感激之情,这些善意,温暖了我的求学之路,受人恩惠,当没齿难忘,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会尽我所能回馈社会,将善传递下去,我会奋发图强,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永远心怀感恩。”
我想帮她一把
“看完永昌学子杨帆的新闻,我就一直没睡好,心想着一定要帮帮这个小姑娘,今天一大早就来了。”胡奶奶感叹道:“这孩子太不容易了,我想帮她一把。”
8月2日,胡奶奶一大早来到兰州晨报社,将1000元委托记者交给孩子,“我能帮到的不多,只能尽我所能帮一下这个孩子。这孩子太优秀了,也太懂事了,将来一定有出息。”
今年已过耄耋之年的胡奶奶,是兰州晨报的老读者,也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多年来经常通过兰州晨报“微心愿”帮助有需要的人,为有需要的人捐过洗衣机、新电扇等等,有孩子需要书包她便买一整套学习用品,“既然要帮就帮到点上,买个新的给需要的人,我心里也踏实。”说着胡奶奶笑了起来。
胡奶奶的热心肠感染着一家人,看到杨帆的事情后,她第一时间征求女儿的意见,商量着如何帮助杨帆,多年热心公益的女儿与妈妈一拍即合,“姑娘在外地上班,和我一样热心公益,经常会帮助有困难的人。我说我要帮帮这孩子,女儿非常支持我。”
“我不需要报道,也不需要宣传,解他们一时之困,助他们一臂之力,是我能做的。孩子能够改变自己的生活,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回报社会,这才是最好的。”临走时胡奶奶说:“这些孩子的故事我会继续关注,明年我还来捐款。”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纪敏 玄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