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是一种无法人工合成、也不能长期保存的无法替代的宝贵资源。2023年6月14日是第20个世界献血者日。专家提示,科学认识输血,适量献血,是无损健康的。希望更多公众能够加入无偿献血者队伍,保障临床血液安全供应。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活动口号,结合我国无偿献血发展情况,2023年我国世界献血者日的活动口号是:捐献血液,分享生命。活动主题是:汇聚青春正能量,无偿献血传爱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世界献血者日旨在颂扬无偿献血者通过献血拯救他人生命、改善他人健康的奉献行为,也呼吁更多人特别是青年人能够定期参加无偿献血。
“一个健康成年人献血不超过自身总血量的13%,对身体没有不良影响。”北京协和医院输血科主任甘佳介绍,一个健康成年人的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以一个体重50公斤的成年人为例,其体内的血液为4000至5000毫升,一次献血200至400毫升,即占人体总血量的5%至10%,失去的血容量可以很快从组织间液和饮用水中得到补充,血细胞在一个月内就可恢复到原有水平。
足量、安全、持续地血液供应,是开展临床医疗救治和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甘佳介绍,输血治疗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临床治疗手段,主要应用于创伤、产科围产期出血和手术出血、其他出血性疾病等。此外,输血治疗也用于血液系统疾病以及肿瘤放化疗之后的骨髓抑制患者。
如何避免经输血传播疾病?专家表示,在医疗过程中,除必须接受输血救治外,应尽量避免异体输血。同时,一些病原微生物的传播还会通过不洁净的针刺过程发生,所以针刺、注射治疗以及打耳洞等要选择正规机构。这些病原微生物还可能通过性接触和体液传播,要避免不洁的性行为。
此外,要保持合理饮食、充足休息和适量运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拥有健康的血液。
据新华社北京6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