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甘肃铁投投资、天陇公司建设、中铁城投牵头实施、中铁六局参建的天陇铁路I标黄渚关隧道各正洞、辅助坑道连续告捷,开累突破3000米大关,为天陇铁路顺利贯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天陇铁路黄渚关隧道穿越多条碎裂带和水系,地形复杂,地质脆弱,施工难度极大属于Ⅰ级高风险隧道,其建设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做到安全生产、生态保护和工程质量三元和谐,甘肃铁投、中铁城投和天陇公司多次开展联合检查指导,深入现场实地调研,并针对辅助坑道挑顶、软岩大变形和防排水工程等内容提出了建设性意见。项目部也在多个方面“下狠手”,力求全方位扎实推进工作。
多方协作齐管理,信息化建设聚合力
为全力打造“精品工程、亮点工程”,天陇项目部不断优化管理,持续深入推进“数字天陇”建设,将质优长效理念进一步融入施工全过程。通过现场“洞口门禁+洞内监控+实时人员定位+气体监测”的系统化智慧管理,着力打造连接现场和业主双端的信息化平台,对钻进参数、循环进尺、炸药用量等数据实时分析,助力方案优化。做到每一处施工精细化,每一个细节有保证,齐抓共管,多方发力。
实景体验深入一线,VR体验馆促安全
项目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在黄渚关隧道横洞启用了天陇铁路全线首个VR体验馆。通过对高空坠物、隧道坍塌、交叉作业、火灾爆炸和触电溺水等三十余项场景的模拟,让使用者以虚拟化、沉浸式的体验,在绝对安全的环境中“亲身感受”违规作业带来的危害,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先进的数字技术与丰富的人体感知对使用者进行安全教育和警示,助力现场人员的应急能力和风险防范水平全方位提升。
全力攻坚迎难而上,创新之光保驾护航
黄渚关隧道全长15174米,除出口196米为双线隧道外,其余四个洞口均是单线隧道,作业面小,施组难度和成本管控风险极大。为了有效提高施组效率,项目部创新管理模式,以2#斜井为试点,组建了专业化的自建型架子队班组,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保障了工程质量。针对围岩失稳、软岩变形等难题,项目部积极推行新工艺工法,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聚能水压光面爆破技术等,保证数据准确,安全质量稳定可控,为三千米大关突破和后续工作开展提供稳定保障。
此次三千米大关高效、顺利突破,切实验证了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新工艺工法引进的必要性,为同线隧道施工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借鉴。项目部将以此为契机,全力以赴推进工程进度,确保顺利实现年度目标。 (撰稿人:许世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