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已至。在姹紫嫣红装饰大地的同时,花粉也开始飘散。专家表示,花粉高峰期前1—2周预防性用药,可减轻花粉高峰期的严重症状;花粉过敏患者在花粉高峰期应尽量减少室外活动,不要迎风走路,避免到公园、野外等致敏花粉量大的区域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饮食、规律作息,早睡早起、不熬夜,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减轻花粉期的过敏症状。
花粉过敏缘于免疫功能紊乱
“患者对花粉过敏,一般说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将原本无害的花粉识别为‘有害物质’,为了清除‘有害物质’从而产生的一系列异常免疫应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中心主任王学艳说。
王学艳告诉记者,花粉过敏的主要症状是鼻痒、鼻塞、打喷嚏、流清水样涕,部分病人可伴有眼痒、耳痒、上颚痒、咽痒、皮肤瘙痒、荨麻疹等,严重者还会伴有咳嗽、胸闷、气短与呼吸困难。
花粉过敏可采取特异性免疫治疗
王学艳建议,花粉过敏患者要去医院接受正规的诊断和治疗。
“首先需要到变态反应科及相关科室检查过敏原,明确过敏原后,医生会根据具体的病情提供不同的诊疗方案。”王学艳说。她表示,花粉高峰期,一般症状较为明显,以药物对症治疗为主,免疫调节治疗为辅,症状缓解期则以特异性免疫治疗为主。
特异性免疫治疗是针对病因的治疗。据王学艳介绍,特异性免疫治疗是国际指南推荐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明确患者过敏原后,可采用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的方法逐渐少量增加过敏原提取物,以提高患者对该过敏原的耐受力,使患者再接触该过敏原时,症状减轻甚至不再发病,减少用药或不再用药。”王学艳说。
做好这些能减轻花粉过敏症状
“预防花粉过敏,不仅要去医院确定自己过敏是由哪种花粉导致的,还要明确自己是对单一的花粉过敏,还是对多种花粉过敏,不同的花粉防治期是不一样的。”王学艳说。
她表示,花粉高峰期前1—2周预防性用药,可减轻花粉高峰期的严重症状。
“另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饮食、规律作息,早睡早起、不熬夜,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减轻花粉期的过敏症状。”王学艳补充道。
据《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