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网武汉1月15日电 “我真的还想再多献几年!”1月13日,李光明迎来60岁的生日,他在武汉血液中心成分献血科进行了第381次献血。由于已达到国家规定的献血年龄上限,这也是他最后一次献血。面对自己坚持29年的热血生涯即将“落幕”,李光明满怀不舍,难说再见。
李光明自幼家庭贫困,1994年冬天,他外出捡废品时,偶然得知一位残疾人为救生命垂危的陌生女孩无偿献血,内心十分触动,便萌生了参与无偿献血的想法。
自那一年起,李光明累计献血达381次(含外地献血),献血总量超过15万毫升,相当于将全身的血液换了30余次,他因在湖北省献血次数最多,多次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武汉市“最美志愿者”等荣誉称号,被大家誉为湖北省“献血第一人”。
在献血的过程中,李光明了解到献血不仅可以献全血,还可以捐献血小板,尤其捐献血小板的间隔期更短,参与频次更高,可以帮助更多人。从2003年起,他就将每月的成分献血视作习惯,雷打不动。
“我这一辈子没有大的本事,只能为社会做点小的贡献,而无偿献血就是我奉献社会的方式。”
去年5月,李光明开始变得十分焦虑,59岁的他即将献血“退休”。为此,他写下了希望献血“延退”的申请,还在家庭成员中提前选好了“接班人”,数次相约献血。
“在我的带动下,我的家人都参与了无偿献血。”在他的潜移默化及感召下,他的儿子、弟弟、外甥女婿、侄儿等都逐渐加入了无偿献血的队伍。
1月13日,爱心“接班人”们都赶来献血,陪李光明完成“最后一献”。
“父亲是我的榜样和骄傲!”34岁的李海龙坚持无偿献血多年,他视父亲为献血引路人,希望自己能够按照每年10次的献血频率,和父亲一样坚持到退休。
“即使我是一束微光,也要努力照亮他人。”李光明说,虽然不能献血了,但自己在无偿献血事业上“永不下岗”,要继续当好献血义务宣传员,做好身边的“小事”,将公益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