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12月22日,我们将迎来冬至。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第22个节气。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到达南回归线,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过完冬至,太阳直射点一天天北移,白天就又开始逐渐变长了。
实际上,冬至这天虽在一年里太阳高度最低、白天时间最短,但此时还有土壤深层的热量补充,所以并不是全年最冷的时候。人们一般把冬至作为“数九”习俗的开始日,这也意味着冬至后才迎来一年里真正的严酷考验。从我国的情况看,小寒节气是一年中气温最低节气的情况则更为常见。
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我国形成了独特的冬至饮食文化。北方人会在这天煮上一锅热气腾腾的饺子,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而在江南水乡,则有全家一起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期盼防灾祛病。还有的地方会喝热乎乎的羊汤,有的地方会煮汤圆,这些都蕴含着人们对火热生活的美好期望。
冬至阳生春又来。我们知道,太阳直射点到达最南端就会开始北移,温暖的阳光正在一点点靠近,明媚的春天就在不远处。 据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