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7 兰州晨报出版






2022年12月21日

我省新冠病毒感染者就医指南发布

根据不同的症状分级分类就诊转诊

本报讯(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欧阳海杰)近期新冠病毒流行,对群众正常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12月20日,甘肃省卫健委发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就医指南》,倡导市民不要过度恐慌,也不要麻痹大意,根据不同的症状分级分类就诊转诊。

居家治疗 严格遵从防治医学指南

目前,大多数新冠肺炎感染者选择居家康复。

《指南》建议,居家康复者可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指引》,进行科学防范。

症状过程

做好可能发生临床症状和病情的心理准备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根据专家临床经验,一般普通中青年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病程为7天左右,接种过新冠疫苗并完成加强免疫的人群病程更短、病情更轻。部分老年人,尤其70岁以上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病程更为复杂。

一般普通中青年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从发病第1天到第7天的“症状过程”如下——

发病第1天:

症状较轻,可能感到轻微咽干咽痛、身体乏力。

发病第2天:

开始出现发热症状,部分年轻人高烧至39℃左右,同时咽部不适感加重。

发病第3天:

症状最重的一天,高热39℃以上,浑身酸疼乏力,咽痛加剧。

发病第4天:

体温的高峰开始下降。很多人从这一天体温降为正常,不再发热,但仍然咽痛咽痒,部分人开始流涕、咳嗽。

发病第5天:

体温基本降到正常,但鼻塞、流涕、咽痛、咳嗽,身体乏力仍然存在。

发病第6天:

不再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加重。前期病毒导致的呼吸道黏膜破坏,人体通过流涕、咳嗽排出坏死的细胞,可能出现核酸转阴。

发病第7天:

所有的症状开始明显好转。核酸很大可能转阴,普通中青年的发病过程适用于以上情况,接种过新冠疫苗并完成加强免疫的人群病程更短、病情更轻。而部分老年人,尤其70岁以上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病程更为复杂。老年人感染病毒5天前后,如有明显憋气症状,需用肺部CT影像来诊断是否有肺部感染。

居家服药

居家服药须按药品说明书服用或咨询医生出现发热症状:推荐治疗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颗粒/胶囊、宣肺败毒颗粒、清肺排毒颗粒、疏风解毒胶囊等。儿童可以选择的退热药推荐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儿童,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3个月以下的婴儿发热,建议采用物理降温方法退热,如温水浴等。

出现咽干咽痛症状:

推荐治疗药物有地喹氯铵、六神丸、清咽滴丸、疏风解毒胶囊等。

出现咳嗽咳痰症状:

推荐治疗药物有溴己新、氨溴索、愈创甘油醚、乙酰半胱氨酸等。

出现干咳无痰症状:

推荐治疗药物有福尔可定、右美沙芬等。

出现流鼻涕症状:

推荐治疗药物有氯苯那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出现鼻塞症状:

推荐治疗药物有赛洛唑啉滴鼻剂等。

出现恶心/呕吐症状:

推荐治疗药物有桂利嗪、藿香正气水/胶囊等。

做好消毒和隔离阻断家庭传播

● 居家治疗尽可能限制在家庭相对独立的房间居住,使用单独卫生间。

● 配备体温计、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带盖的垃圾桶等个人用品和消毒剂。

● 每天定时开门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的,可用排气扇等进行机械通风。

● 准备食物、饭前便后、摘戴口罩时,应先洗手或手消毒。

●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盖口鼻或用手肘内侧遮挡口鼻,并将用过的纸巾丢至垃圾桶。

● 不与家庭内其他成员共用生活用品,餐具使用后应当清洗和消毒。

● 居家治疗人员日常可能接触的物品表面及其使用的毛巾、衣物、被罩等需及时清洁消毒,感染者个人物品单独放置。

● 如家庭共用卫生间,居家治疗人员每次用完卫生间均应消毒;若居家治疗人员使用单独卫生间,可每天进行1次消毒。

● 用过的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以及其他生活垃圾装入塑料袋放置到专用垃圾桶,被唾液、痰液等污染的物品和表面随时消毒。

(转A03版)

--> 2022-12-21 根据不同的症状分级分类就诊转诊 1 1 兰州晨报 c56616.html 1 我省新冠病毒感染者就医指南发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