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7 兰州晨报出版






2022年12月20日

n记者踏访

回到被拐卖的村庄, 她给当年的好心人留下一枚戒指

12月17日,陕西女子郭丽再次踏上山东菏泽这片土地,准备参加她被拐卖一案的庭审。连续两天,记者陪同郭丽来到她35年前曾生活过的被拐卖地菏泽市胡集镇的一个村庄。

12月18日上午,记者一行驾车从菏泽市区出发,不到一小时便来到了距离菏泽市区35公里左右的胡集镇。“这就是当年我被人贩子带到的小旅馆的位置。”郭丽指着一个曾经最不堪回首的地方告诉记者,当年人贩子带她住的小旅馆已经拆迁掉了,曾经小旅馆的位置上建起了新楼房,开了多家药店、餐馆。

附近一名商铺老板告诉记者,这里确实曾经有一个旅馆,叫“胡集旅馆”,十多年前就拆掉了。

在曾经的小旅馆向前不到百米的十字路口位置,郭丽泪如雨下。“这里就是我成功逃跑的位置,我就是在这里坐上了一辆去往菏泽的中巴车,最终找到警方进行求助。”郭丽哭着说,她还要感谢当年一名送她去公安局的好心人——听到她的不幸遭遇免掉5元路费的三轮车司机。

整整半小时的驻足,郭丽还是勇敢地踏上了距离胡集镇4公里外的被拐卖村庄。

一路上,35年前的景象已经非常模糊。“变化太大了,我已经忘记了这里曾经的景象。”20多分钟,记者随同郭丽到了买家的村里。

进村后,很多村民似乎躲着记者一行。根据记忆,郭丽主动上前询问,大多数人远远摆手,连连表示不认识。记者询问时,有些村民甚至直接转身离开。

沿着一条小巷步行50米左右,就到了郭丽的买家。已经破败的围墙基本全部倒塌,院内也杂草丛生,门窗损坏严重。“我记得这个水坝以前都是有水有鱼,现在都干枯了。”郭丽说,据她了解,自从她的买家两年前车祸去世后,儿子也再没有回来,这里应该好久没有人居住了。

记者看到,陈旧破败的大门锁着一把大锁,讽刺的是,门头上还贴着一个由胡集乡人民政府颁发的“遵纪守法户”的牌子,这张牌子已经落着一层厚厚的尘土,应该是贴在这里好久了。

一名村民告诉记者,这座房子已经好久没人住了,这里确实是郭丽曾经的家。

郭丽也找到了她曾经爬上去准备翻墙逃跑的那颗大树,长得也比以前更大了,但痛苦记忆犹新,她永远忘不掉那次逃跑被发现后挨打的一幕。

记者询问多名过路的村民知不知道拐卖郭丽一事,村里的人都讳莫如深,纷纷称不知情。

经过村里一个路口的小商店时,一名中年男子终于认出了郭丽。“儿子现在也不认我,这里应该是我最后一次来了。”郭丽悲伤地说,这名男子就是为数不多对她好的三嫂的儿子。

在三嫂儿子的带领下,见到三嫂时,郭丽曾经心目中能干的三嫂已然年迈,耳朵背了,以至于都没有认出她。

在多方打听下,终于找到了当年像亲闺女一样对待她的四嫂。“时间太久远,我都忘了四嫂住哪里,我只记得我和四嫂的儿子一样大,我们一起玩的时候,四嫂像亲闺女一样对她。”郭丽说,为了少挨打骂,四嫂经常教她如何做饭、如何做衣服……

与其他村民不一样,见到郭丽后,四嫂亲热地上前拉住了她的手,并往家里拉。得知四哥(四嫂的丈夫)已经去世,两个人抱头痛哭。

“以后有可能再不来这里了,你现在一个人,不行了你跟我回西安,我照顾你,好不好!”郭丽哭着说。

听到四嫂婉拒后,郭丽又从口袋里掏出来一枚戒指。“我走了,留个念想,你想我了看到这个戒指就好了。”说着,郭丽就将这枚戒指戴在四嫂的手指上。

十几分钟,但两人聊了很多,“这算是我这里唯一的亲人了……”郭丽难过地说。

该村村委会工作人员说,他们听说过郭丽被拐卖的事情,但因时间久远,现在的人都不知道详情了。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冯宝强 张鹏翔

--> 2022-12-20 n记者踏访 1 1 兰州晨报 c56480.html 1 回到被拐卖的村庄, 她给当年的好心人留下一枚戒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