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7 兰州晨报出版






2022年10月12日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喜迎党的二十大 《甘肃日报》今日推出重磅调研报道

再访祁连山

壮观的山丹马场

扫码看视频

扫码看报道

“祁连”系匈奴语,匈奴称天为“祁连”,祁连山也是“天山”之意。

这条山脉号称“天”,实不为过。东西八百余公里长,南北二三百公里宽。在祖国西北大地一矗,挡住了西面的库姆塔格沙漠,拦住了北面的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她是中国第一、二地理阶梯分界线,也是2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此区分半干旱区与干旱区。

从她的胸前流出的石羊河,孕育了武威绿洲;黑河,孕育了张掖、酒泉绿洲;疏勒河,孕育了敦煌绿洲。

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祁连山如一根扁担,连接着中国历史上的西域、中原和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四大区域。祁连山是黄河流域重要水源产流地,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

然而,有段时间,祁连山的“天”并非这么晴朗。因为祁连山多矿,于是挖金的、挖煤的,一拥而上,挖得乌烟瘴气。就连孕育绿洲的雪水,也被“野蛮”地拦住用于发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发现并解决了一大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其中,就包括甘肃祁连山生态破坏问题。

再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反馈后,甘肃省委、省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紧盯突出问题,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全力推动祁连山生态问题整改和修复治理。

“通过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一批突出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祁连山由曾经的‘千疮百孔’到现在的‘满山苍绿’,由乱到治,大见成效。”在今年9月15日中宣部举办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如是说。

生态建设非一日之功,每一分绿色都来之不易。甘肃广大干部群众努力在实践中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为生动的现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科学理念在陇原大地上蔚然成风,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得到生动诠释,彰显了陇原儿女的生态自觉和生态担当。

如今,新成立的祁连山国家公园作为全国首批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一,总面积5.02万平方公里,其中甘肃片区3.44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8.5%。

金秋九月,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再度深入祁连山腹地。从“河西门户”乌鞘岭,到骏马奔腾的山丹马场;从崇山峻岭深处的保护站,到如梦如幻的丹霞地貌,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甘肃干部群众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不断推进生态文明的进程中,一个个“绿色梦想”正幻化为现实,满目苍翠的大美祁连山一步步回归到了世人面前。

详见10月12日《甘肃日报》

--> 2022-10-12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喜迎党的二十大 《甘肃日报》今日推出重磅调研报道 1 1 兰州晨报 c44876.html 1 再访祁连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