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7 兰州晨报出版






2022年09月30日

“十一”长假“宅”家,并非越躺平越快乐

“十一”长假临近,不少人已经开始计划如何外出游玩了。然而,也有很多人是非常渴望能有几天假期来好好“宅”一下的。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忙于工作,在这难得的假期中,许多人变身“躺平青年”,选择窝在沙发里或躺在床上“度假”。

但是,真的只要远离忙碌、拥有更多空闲时间,你才会快乐吗?

事实是,你越闲,就有可能越不快乐!

一篇曾发表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的学术论文专门讨论了空闲时间和人类幸福感的关系。通过对几万人的分析,相关研究团队发现,人们的幸福感与空闲时间并不是呈正比的,超过一定界限,就会适得其反。

空闲时间过多不能持续提升幸福感

对于“忙里偷闲”的快乐,相信大家都不言自明。在繁忙的工作日里,摸摸“鱼”、看看剧,都能感受到无比的快乐。但是,当我们拥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我们的快乐会随之增加吗?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上述研究团队分析了2012年到2013年“美国人时间使用调查”活动中的21736份数据,这些数据的提供者处在15至85岁的年龄区间里,并被分为了两个团体,即“全职打工人”和“非打工人”。

在实验中,研究者询问实验对象在过去一天内所做的事情,详细到具体事件、所用时间等,以此来计算出每个人在一天内的空闲时间。同时,研究人员还会收集实验者在度过空闲时间时的幸福感体验数据,从而进行量化分析。

实验结果发现,可自由支配时间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负二次关系,即虽然空闲时间过少确实与压力导致的主观幸福感降低有关,但空闲时间过多并不能使主观幸福感持续得到提升。数据呈现出的图像就像一条抛物线,若可自由支配时间在0至2小时,人们的幸福感会随着空闲时间的增加而提高;若可自由支配时间在2至5小时,两者的关系趋于稳定;而到了5小时后,幸福感就会随着空闲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除此之外,相关研究者还发现,无论是在工作日还是周末、假期,空闲时间和个人幸福感的关系都是如此。因此尽管拥有自己可支配的时间是一件令人向往和开心的事,但是如果这个时间太多,人反而不会快乐。

相信大家平时也会有这样的体验:当长时间无事可做的时候,我们会感到空虚、无聊、没有激情、心情低落……

那么,怎么做才能使自己获得更多的快乐呢?

快乐的真谛是充实

快乐是指人在精神上的一种愉悦感受,是心灵上的满足。为了弄清楚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上述研究团队又招募了2550位志愿者,让他们分别对长、中、短三组空余时间进行想象和描述,想象如果半年内每天都有这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自己会做些什么、又会有哪些体验。结果表明,尽管这只是想象,过多的空闲时间依旧会使人们的幸福感下降。

在此基础上,相关研究人员又招募了5000位志愿者,同样让他们想象自己如何支配长、中、短三种不同的空闲时间。但这次,每一组志愿者又被分为两组:一组是想象自己会利用这些时间去做有意义、有用的事情,而另一组则是想象自己去做一些无用、无意义的事情。

通过分析这一组实验结果,相关研究人员发现,当人们把空闲时间用于生产活动,也就是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时,拥有过多可自由支配时间的负面效应就可以被减弱,人们从心理上会感到更加快乐,幸福感也会随着空闲时间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反之,则会重新陷入之前的“抛物线”中。

如何在自由支配时间获得更多幸福

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一个人如果想要获得高水平的幸福感,就必须要满足3个基本的心理需求:自主需求、胜任需求和关系需求。

自主需求可以被理解为内在的驱动力,即自己从内心里想去做某事,而不是被要求、被支配去做某事;胜任需求则是人们希望完成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事情,以享受完成后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带给人们极大的心理满足;关系需求则是与他人建立社会关系的需求,是个人在社交中获得认同的过程。

结合这3种需求,我们可以看到,要想在空闲时间不空虚、不颓废,我们就要积极地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事情,或是用空闲时间进行社交,从而拥有直线上升的幸福感。

一味“躺平”“摆烂”看似是妥妥的幸福,但当它真的来临时,我们心中更多的是会产生空虚感。

所以,或许“十一”长假期间我们可能不能出去和朋友们见面,但依旧可以在家里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看书、给家人做饭等),可不要仅仅只是躺了7天。

据《科技日报》

--> 2022-09-30 1 1 兰州晨报 c43829.html 1 “十一”长假“宅”家,并非越躺平越快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