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又到年关,和大多数在他乡生活的游子一样,刚刚授完最后一节假期课的叶蕾老师收拾整理着自己位于通渭路的国学学堂,盘算着每年春节前要决定的重要事宜——在哪里过年?
叶老师的老家在距离省城兰州600公里的陇南文县,早年间离开家乡来兰求学,西北师大毕业后留在兰州某高校做杂志编辑。和大部分青年人一样,按部就班地经历了成家,立业,为人夫,为人父的“程序”,这一晃在兰州已经二十七八年了,每年春节前“在哪里过年”的问题也被问过同样的遍数。
庚子末、辛丑初这个问题又如约而至。让他高兴的是,自己的父母年龄虽大,但身体尚健康,生活能自理,思维还清晰,给了他选择的机会。远在老家的耄耋父亲电话里谆谆教导:我们好着呢,定定地留在兰州,别乱跑,一是不给国家找麻烦,二是好给自己找心安,照顾好今年就要参加高考的娃是最重要的事。
叶老师从容淡定地整理着春节期间要研读的《哲学导论》,要拜读的《生活的艺术》,要临习的《汲黯传》法帖……最终决定留在兰州过年,照顾好自己和家人,也是不给国家添乱。
既然决定春节假期不外出,叶老师说,这也是难得的充电时机,先从书本上来,再从人事上练,向古人学习,和今人切磋,看看能不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虽然有着自己的假期计划,但越临近节日,越发感到空寂。但叶老师依然初心未改,矢志不渝,在完成教学事务之余,依然坚持读书习字。
叶老师铺纸研墨,对故乡的思念在几行行楷大字间跃然纸上:期许春回大地,疫情消散,携妻儿,不戴口罩,乘高铁,上高速,看故乡河山,孝父母慈恩,话兄友别情。
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 屈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