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会议总结“十三五”和2020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谋划“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并安排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
全省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
自2018年以来,累计完成43台1516.5万千瓦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整治“散乱污”企业1072家,完成13065台57219蒸吨燃煤锅炉综合整治。
全面完成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整治任务,完成203个“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任务。18条地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完成整治并达到“无黑臭”等级。
在全国率先开展提升环境应急能力预防突发环境事件专项行动,建成15个省级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设立15支相应救援队伍。组织全省沿江河湖库1958家企业完成了环境风险评估并划定环境风险等级,与相邻4个省(区)就流域上下游联防联控框架协议达成一致。
完成黄河流域4个水系36条重要干支流8大类22小类排污口排查工作。
据悉,“十三五”以来,甘肃先后投入环保专项资金64.4525亿元。
谋划布局“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省生态环境厅谋划布局“十四五”工作方向,坚持绿色发展引领,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全省生态环境系统要科学谋划开启“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机制,扎实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全面启动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生态保护监管,着力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积极探索创新,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等10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任务。
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 玄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