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7 兰州晨报出版






2021年02月02日

餐厅就是个“小家” 就地过年也挺好

餐厅服务员许金霞

厨师长杨建强

年关将近,餐饮人比平日愈加繁忙,而且除夕夜更是为了大家的年夜饭,不得不放弃与家人的团聚,只有通过电话简单仓促的问候……进入腊月以来,兰州的餐饮人不但要为广大市民提前准备花样繁多的年菜,还要为除夕夜的年夜宴席选订好各类食材。今年春节,更是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决定留在兰州过个平安年。

厨师长杨建强:10多年没跟家人一起吃过年夜饭了

32岁的杨建强是天水市清水县人,“85后”的他敦厚耿直,是“舍得”亲民餐厅厨师长,从挑选食材、配菜到炒菜,饭菜的品质、后厨的管理,他都要亲力亲为。

20岁时,杨建强离开老家来到兰州打工,今年是他从事餐饮工作的第12个年头。在兰州打工的这些年里,几乎每年的除夕夜他都会和伙伴们在餐厅后厨度过。只有去年春节,因为疫情的原因,餐厅暂停运营,他才有了近两个月的休息时间,回家陪伴父母、爱人和一双儿女,这也是他12年中春节陪伴家人最久的一次。

“自从爱人做了厨师后,他已10多年没跟家人一起吃过年夜饭了。他总安慰女儿和儿子,明年一定早点回家过年,除夕夜却经常忙得连一个电话都没时间打。”采访中,杨建强的爱人张晶晶通过电话告诉记者:“这是他的工作,我能理解。”话虽如此,但每年春节张晶晶还是天天盼着杨建强能回家,一家人团圆吃个年夜饭。

在兰州打拼的杨建强,最牵挂的就是远在清水县的父母、妻儿,所以每个除夕忙碌的工作结束后,他都会第一时间和家人视频,看看亲切的笑容,听听关心的话语。往年初六回家后,杨建强都会给父母、妻儿每人准备一个红包,今年他决定用微信红包传递新春佳节对家人的牵挂与祝福。

餐厅服务员许金霞:不回家过年,父母很理解也支持

1982年出生的许金霞,来自武威市,是餐厅前厅的服务员,来兰州从事餐饮工作有15年了。以往春节,许金霞都会在大年初六一早,拎着大包小包赶往客运中心坐班车回武威老家过年。今年由于疫情和工作的原因,她决定不返乡过年。

她早早在网上为武威的父母置办好了年货,“除夕给父母发个红包,打个电话,送去祝福问候,也是一样,他们会理解的。”许金霞笑着说,“为了疫情防控,今年春节国家提倡就地过年,反正餐饮人没有节假日,餐厅就是个‘小家’,就地过年也挺好。”最令她感动的是父母对她的理解和对她工作的支持,从未抱怨过。

平安才能过好年。春节期间减少人口的流动是防控疫情的有力措施。为了让外地员工留在兰州过年也能感受到春节的喜庆氛围,“舍得”亲民餐厅老板李世军为所有员工准备了一份“年菜大礼包”,并在除夕夜发放红包。“我们店除夕宴席结束后,员工们也会集体吃个‘年夜饭’,让他们感受到留在兰州过年也如同在家过年一样的温暖。”李世军说。

文 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 张艾萍 实习生 陆彬荣

图 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 裴强 张艾萍

--> 2021-02-02 1 1 兰州晨报 c18946.html 1 餐厅就是个“小家” 就地过年也挺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