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

看见伏羲 兰州市第六十六中学七年级(13)班 李炎诸 指导老师 张婧 2025年06月05日

推开天水伏羲庙朱红的大门,檀香混着千年的时光扑面而来,仰望着大殿中央那尊塑像,我的思绪随着袅袅青烟飘向远古——那个用智慧点亮中华文明火种的始祖伏羲,正穿越时空向我走来。

远古的一个清晨,伏羲蹲在河边看龟壳的纹路,又观察夜空中的银河,八卦符号在他眼前浮现。当《天水千古秀》的舞台用光影重现这一刻时,我仿佛看见了他正用枝条在沙地上画着什么——那些弯弯曲曲的线条原来是最早的天气预报,告诉人们何时该播种,何时该收割。

“结绳记事”的故事令我印象深刻。

伏羲把绳子打成不同的结,记录猎物的数量和月亮的圆缺,想起妈妈晒衣服时用夹子把不同颜色的衣服排列成好看的组合,想必先民们用绳结记事时也会体会到其中的美吧!去年春天,我在老家的阁楼上发现一捆老棉绳,上面歪歪扭扭地打着结,奶奶说那是太爷爷年轻时记工分的“账本”,这让我忽然意识到伏羲的智慧一直在延续,就藏在这些褪色的绳结里。

伏羲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生存智慧。他教人结网捕鱼时,其实是在传授“工具延长人类肢体”的哲理;他发明陶埙琴瑟时,已然懂得“艺术滋养心灵”的真谛。

最让我震撼的是他“一画开天”的创举,这不仅是认识世界的新方式,更是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伟大跳跃,就像我们如今用二进制编码构造数字世界,本质上仍然是沿着伏羲“符号化认知”的道路前行。今年科技节,我们班用编程课还原“八卦生成器”,当代码在屏幕上变换出阴阳图案时,我仿佛看见伏羲戴着VR眼镜在虚拟世界里继续探索……

伏羲留给我们的不只是文化遗存,更是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就像黄河水永远向前,中华文明也永远在创新与传承中奔流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