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兰州市城关区雁东路小学“藤上云端”葫芦艺术工作坊作品展在校园内开幕,百余件学生创作的非遗作品惊艳亮相。孩子们以葫芦为纸、以金丝为笔,将兰州刻葫芦、掐丝珐琅等非遗技艺与敦煌飞天、黄河母亲等地域文化符号深度融合,在方寸之间演绎了一场“非遗进校园”的生动实践。
在现场展览了近百件匠心独运的艺术佳作,依照“丝路长歌”“黄河谣”“童心绘梦”三大主题分区有序陈列,每一个展区都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瑰丽画卷。学校“藤上云端”工作坊的孩子们,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精巧灵动的双手,创作出了一系列精美绝伦、富有本土特色的葫芦艺术作品。造型别致的“藻井”,以繁复绚丽的纹路勾勒出千年文明的神秘;身姿轻盈曼妙的“飞天”,衣带飘飘间似要冲破葫芦的桎梏,飞向九霄云外;憨态可掬又充满灵性的“九色鹿”,仿佛将敦煌壁画中的传奇故事娓娓道来。此外,还有充满浓郁地域风情、极具兰州特色的《黄河母亲》《中山桥》《牛肉面》等掐丝系列作品,细腻的线条与斑斓的色彩,生动展现出这座城市的独特韵味与人文风情;更有萌趣可爱、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哪吒”系列文创冰箱贴,将神话故事中的经典形象巧妙重塑;造型栩栩如生的“马踏飞燕”“甘肃彩陶”冰箱贴,以别出心裁的设计,让古老文物焕发出崭新活力。
本次展览不仅是成果展示,更是教育实践的延伸。工作坊特设“非遗小传人”讲解岗,由学生担任志愿者,用童言童语向参观者介绍兰州刻葫芦文化以及掐丝珐琅独特技法。五年级学生苏子涵说道:通过制作掐丝珐琅,我不仅学会了一项传统工艺,更感受到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每一根金丝、每一抹色彩,都凝聚着我的创意和努力。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