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

中高考临近,同学们不妨试试这样调整心理 2025年05月29日

高考、中考临近,如何将自己调整到更舒适的心理状态,如何调动出最好的那个自己,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发布来自四川大学附属中学的心理专职教师吴林桦老师的心理调适小妙招,招招都很有针对性,同学们不妨试试!

1  破解失望、怀疑的情绪

相信每位中高考生,在这一年大大小小的考试中,都体会过成绩的起起落落。当成绩下降或没有起色的时候,我们容易陷入怀疑、失望的情绪当中,甚至产生放弃的念头。

殊不知,这种失望其实是一种对自己能力认知的偏差。在个体对知识“略知皮毛”的时候,反而尤为自信,处于“愚昧之峰”,即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阶段。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伴随着知识和技能的提升,会发现更多自己不知道的部分,反而因此逐渐陷入对自己能力的怀疑。

请不要被这种自我怀疑打败,坚定地继续学习吧!因为随着知识和能力的提升,终会走向开悟的山坡。

2  专注自身,避免无效比较

日常密集的考试下,同学们难免会有意无意地将自己的成绩与周围的同学作比较,或是过度在意自己的排名。

成绩与排名可以作为我们判断自己相对位置的参考,但若是过度在意,则会将我们有限的注意力分散在他人身上,而非关注自身。

建议同学们专注于自身目标,避免在与他人的比较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和节奏,甚至陷入因比较而带来的失落与自我怀疑中。

3  聚焦当下,平衡得失心态

当然,还会有一部分同学会对自己某一次考试的失误耿耿于怀,或者对即将到来的大考忧心忡忡。但我们要知道,过去是已完成的事实,我们无法改变。

遇见这种情绪问题时,大家可以参考邓亚萍在自传中提到的心得:“在参赛时,停止自我评价,把全部的注意力倾注在此刻正在做的事情上,专注打好每一分球,不去想输赢。”

聚焦于当下的学习,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排除干扰,更专注地投入备考中。

4  破解日常考试不理想的挫败感

最容易动摇到信心的是日常考试不理想带来的挫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用积极思维来帮助自己正确看待。

“最重要的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从中反思,从而进步。”你可以试着将自己的想法“完了,我又考差了”“为什么我老是考不好”,转换为“我可以从这次考试中学到什么?收获什么?”

如果能把握住每次考试经历,将其转换成自己的经验,那么,这些暂时的挫败不过是你未来成功的养料。

5  关爱自己,构建心理加油站

即便是机器,在长久的运行下,也需要定期维护。午后的倦意、深夜的疲惫都是身体在发出请求休息的信号。允许自己在题海中靠岸补给,给自己充充电、加加油。这并非懈怠,而是为最后的冲刺蓄满温柔的能量。

你可以尝试梳理出一份属于自己的“愉悦清单”,在清单上罗列出能让你感到放松、愉快的事情,并且按照愉悦的程度进行排序。

“长跑中,最痛苦的是耐速训练。越往后跑,越觉得不是靠身体在跑步了,而是全靠意志力。这时候谁能到达终点就看谁能用意志力一次次突破身体的极限。”在备考过程中也是如此,或许你一次又一次感觉自己已到达了极限。但当前的极限未必是永远的上限,每一次的坚持,都是在拓展自己的上限。每一次坚持,都会让自己变得更强、更有力量。

愿你从“我”开始,从容赴考,抵达这场“长跑”的终点。

据甘肃省教育考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