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

一大波电影续作来袭,能否点燃观众观影热情? 2025年05月27日

《流浪地球3》海报

2025年,中国电影市场迎来新片热潮,百余部影片立项筹备,其中不乏张艺谋、周星驰、宁浩、韩寒等知名导演的力作。其中《流浪地球3》《飞驰人生3》《疯狂的外星人2》等系列电影备受瞩目。这些续作不仅承载了大导演的创作野心,也被寄予重振市场的厚望。在大制作高关注度的背后,观众期待什么?续作能否突破瓶颈,重燃市场热情?影评人艾辉剖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市场逻辑与创作挑战。

大导演与IP续作

2025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呈现出健康的多梯队格局。大导演领衔的系列电影无疑是市场焦点。

《流浪地球3》延续前两部的科幻史诗风格,备受期待;《飞驰人生3》延续韩寒的热血励志叙事;《疯狂的外星人2》则承载了宁浩荒诞喜剧的招牌风格;此外,张艺谋的《满江红2》等项目也引发广泛讨论。

这些续作依托成熟IP与大导演的品牌效应,拥有雄厚的观众基础与市场号召力。艾辉指出,这些影片不仅是票房保障,更肩负着“振兴市场”的使命。

然而,市场并非只有大导演的光芒。新锐导演如杨庆、郑大圣等也在积极探索新故事、新题材,丰富着市场的供给多样性。这种“老将新兵”并存的格局,展现了中国电影工业的活力与潜力。

艾辉认为,当前市场的梯队结构相对健康,既有头部大片吸引主流观众,也有中小成本影片填补细分需求,为市场注入持续动力。

续作的创作困境

系列电影的魅力在于其熟悉的故事框架与角色设定,但创作上的挑战同样显著。艾辉分析,续作的难点不在于视听技术或特效制作,而在于如何在保留观众熟悉感的同时,注入新鲜元素。

“既要让观众觉得这是他们熟悉的故事和角色,又不能完全重复前作的套路,这个分寸的拿捏非常考验导演功力。”艾辉指出,观众对角色的命运走向有既定预期,续作需要在“可预判”与“出乎意料”之间找到平衡,稍有偏差便可能引发观众的不满。

以《流浪地球3》为例,观众调查显示,“更复杂的人性议题”是观众最期待的突破方向。这反映了当下观众鉴赏水平的提升,他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视觉奇观,而是希望看到更深刻的情感共鸣与思想内核。

《流浪地球》系列从第一部的科幻战争到第二部引入数字生命的概念,逐步深化人性探讨。第三部或将聚焦人工智能的隐喻,探讨“人之所以为人”的核心价值——爱、希望与缺陷。艾辉预测,影片可能通过MOSS等角色,呈现人类在面对科技与命运抉择时的挣扎,引发更广泛的社会共鸣。

同样,《疯狂的外星人2》也被寄予厚望。首部影片通过外星文明与人类社会的碰撞,探讨了自我认知与文明冲突的命题。艾辉认为,第二部可能延续这一主题,进一步聚焦人类在面对外部威胁时的团结与抗争,带来更具深度的“正菜”。

据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