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

“妈妈怀孕是什么感觉?今天我懂了!” 甘肃小记者与兰大生命科学学院共赴暖心母亲节之约 2025年05月15日

小记者和自己的妈妈。

“咱们现在过的母亲节,100多年前就有雏形啦!”“妈妈怀孕是什么感觉?今天我懂了!”5月11日,在母亲节来临之际,甘肃小记者联合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精心策划了“芳馨传情童心绽放”母亲节科普互动活动。从穿越百年的节日溯源,到揭秘生命诞生的科学课堂,再到“负重前行”的沉浸式体验,孩子们用充满童趣的探索,触摸母爱的温度,解锁母亲节的全新“打开方式”,让感恩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1    科普课堂开讲探索生命奥秘

活动伊始,兰州大学青协志愿者刘志航化身“知识讲解员”,带领小记者们穿越时空,开启了母亲节的溯源之旅。“在古希腊,人们会为众神之母举办盛大庆典;到了1908年5月10日,美国西弗吉尼亚和宾夕法尼亚州响起了现代母亲节的第一声祝福……”刘志航一边展示着手绘的历史时间轴,一边用讲故事的方式,把抽象的历史变得鲜活有趣。小记者们时不时发出“哇”的惊叹声,有的同学还认真记录关键信息。

从历史故事到文化传承,刘志航的讲解让小记者们对这个特殊节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随后,刘志航化身“科学魔法师”,用一段趣味动画拉开了“生命起源”科普课堂的序幕。当屏幕上出现会“游泳”的精子和圆润可爱的卵子时,小记者们立刻眼睛睁得圆圆的,发出此起彼伏的惊叹:“原来它们长得像小火箭!”他以新颖科学的方式,为大家揭开了“我从哪里来”的神秘面纱。

“那小种子是怎么长大的呢?”面对孩子们的追问,刘志航笑着说:“小种子会在妈妈温暖的‘小房子’里住上十个月,每天吸收营养,从芝麻粒大小慢慢长成可爱的宝宝。”为了让孩子们理解胎儿的变化,他邀请小记者上台参与互动游戏——用气球模拟子宫,随着气球越吹越大,大家惊呼:“原来宝宝在妈妈肚子里会变得这么大!”通过形象的比喻和通俗易懂的讲解,小记者们知道了生命诞生的奇妙过程,眼神中满是好奇与惊叹,在心中种下了探索生命科学的种子。

2    分享温暖故事传递浓浓爱意

知识科普结束后,活动现场变成了温馨的“爱的故事会”。许多小记者纷纷举手,迫不及待地想要分享与妈妈的温暖点滴。“我生病时,妈妈整夜没合眼照顾我。”“下雨天,妈妈把伞全往我这边倾斜,自己肩膀都湿透了”……小记者们争先恐后地举手,用稚嫩的声音分享与妈妈的温暖日常。台下的小伙伴们也感同身受,纷纷点头,这些藏在生活褶皱里的平凡故事,拼凑出母爱的动人模样,让整个教室都洋溢着暖暖的温情。

听完大家的分享,小记者们拿起手中的卡片,将对妈妈的爱化作文字,认真地书写在卡片上。有的写下了对妈妈的感谢,感谢她的养育之恩和无私付出;有的表达了自己对妈妈的爱,“妈妈您是我生命中坚强的后盾”;还有的许下了小小的祝福,“妈妈我不想您变成我心中的超人,我想让你开心快乐”。一笔一画,都凝聚着孩子们最真挚的情感,卡片上的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温度,这些小小的卡片,承载着孩子们对妈妈满满的爱与感恩,成了母亲节最珍贵的礼物。

3    体验怀孕艰辛感悟母爱伟大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当属“负重体验”环节。小记者们穿上8斤重的沙袋,亲身体验母亲怀孕的辛苦。当沙袋背在身上的那一刻,大家明显感受到了行动的不便。他们尝试着走路、弯腰、蹲下,每一个简单的动作都变得艰难起来。有的小记者走了几步就直起腰,揉着酸痛的肩膀说:“背着这个沙袋好难受,走一会儿就累了。”而有的则感慨道:“我每天背着书包也觉得很重,但只是上学路上的一段时间,可妈妈怀胎十月,每天都要承受这样的不适,甚至更艰难,妈妈真的太不容易了!”通过这次独特的体验,孩子们深刻体会到了母亲孕育生命的艰辛,也更加懂得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这场充满科学趣味与情感温度的母亲节活动,不仅为孩子们打开了认识生命、了解母爱的新窗口,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感恩的种子。当科普知识遇上亲情教育,当趣味体验碰撞暖心互动,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志愿者们与甘肃小记者用创新的方式,让母亲节的意义变得触手可及,也让“爱妈妈”从一句口号,化作孩子们心中最坚定的行动。

文/图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