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

春节后医院肛肠科“一床难求”,为何? 快看专家怎么说 2025年02月18日

徐明

“春节后,医院科室一床难求,好多患者排队等着呢。”2月13日,奔流新闻记者走访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O医院、兰大一院、省人民医院等多家综合医院后发现,春节后,医院肛肠诊室和肛肠住院部患者都排起了长队。

“许多患者在过年期间因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过度饮酒、久坐以及熬夜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消化系统承受巨大压力。这使得肛肠部位出现了多种不适的征兆,包括便血、肛门疼痛、肛门肿胀以及内痔脱出等症状。”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O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副主任徐明说,近期,痔疮、肛裂、肛周脓肿以及便秘等疾病的发生率显著上升,患者数量增多,其中年轻人不在少数,“2月2日到13日,科室60张床位全满员,而门诊量每日也在50余人次。”

1 多重因素诱发肛肠疾病

“春节期间,肛肠疾病患者增多,与饮食、生活习惯改变及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徐明说,春节期间,聚餐频繁致高脂高蛋白、辛辣刺激食物和酒精摄入过多,加重肠道负担、使血管扩张淤血,且蔬菜水果摄入少致大便干燥,排便用力易伤肛门组织,酒精还刺激肠道黏膜加重肛门静脉充血,诱发或加重肛肠疾病。

生活习惯方面,长时间久坐打牌、驾车、玩手机,以及旅游时久坐久站,使肛门局部受压、影响血液循环,易引发相关疾病,同时熬夜等作息紊乱影响肠道蠕动致便秘或腹泻,如厕久蹲玩手机延长排便时间,加剧肛门静脉淤血。

环境因素上,旅行者异地饮食不适应,如水土不服或突然摄入大量辛辣食物,加上旅途劳累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风险,进而诱发急性肛周疾病。

2 70%的肛肠疾病患者系痔疮

春节期间,患者痔疮的发病率最高,“有70%的肛肠疾病患者主要是痔疮。”徐明称,痔疮多因熬夜、便秘而发作,但也有人认为,痔疮是吃辣椒吃出来的,“吃辣椒这件事本身不会引起痔疮的发生。辣椒中有一种辣椒素,会引起辛辣感,造成短时间的灼热感和炎症,对于正常人群来讲虽然不会引起痔疮发生,但是对于已经有痔疮的患者来讲,却可以加重痔疮的症状。这也就造成了吃辣椒得痔疮的误会。”

便血是肛肠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不同疾病导致的便血表现有所不同。

“一旦发现便血症状,无论出血量多少,都不应掉以轻心,需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徐明解释,痔疮便血通常发生在排便后,血液颜色鲜红,呈点滴状或喷射状;肛裂便血时,血液也多为鲜红色,一般在排便时出现,同时伴有肛门疼痛;而直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肠癌等疾病引起的便血,血液可能与粪便混合,颜色可呈暗红色,还可能伴有黏液。

另外,如果出现肛周疼痛、肛门瘙痒、分泌物增加、排便习惯改变、发热等症状,尤其是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者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治。

3 守护肛肠健康做好四个方面

肛肠健康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徐明建议,守护肛肠健康主要做到以下四大要点:

饮食调整,给肠道减负。日常应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像芹菜、菠菜、西兰花等蔬菜,苹果、香蕉、火龙果等水果,以及糙米、燕麦、全麦面包等全谷类食物。它们能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让大便更通畅,减少便秘。同时,要少吃辛辣、油腻食物,如辣椒、花椒、油炸食品、肥肉等,这些易刺激肠道黏膜,引发肠道功能紊乱,进而诱发肛肠疾病。此外,每天至少喝1500-2000毫升水,保持肠道湿润,助力排便。

适量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长时间久坐会使肛门周围血液循环不畅,增加患病风险。避免久坐,适时起身活动。日常可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适合自己的运动,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强肠道蠕动,改善肛门局部血运。另外,提肛运动简单易行,随时随地能做。全身放松,夹紧臀部及大腿,吸气时舌舔上腭,收提肛门屏气5秒左右,呼气时放松放下肛门。每次20-30次,每天2-3组,可增强肛门括约肌功能,预防疾病。

作息规律,为身体蓄能。保持规律作息,早睡早起,保证每天7-8小时高质量睡眠,对预防肛肠疾病很关键。熬夜会打乱生物钟,影响内分泌和免疫系统,降低身体抵抗力,还会使肠道蠕动减慢,增加便秘风险。

养成良好排便习惯,呵护肛肠细节。要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早晨起床后或饭后半小时较适宜,即便无便意也可在马桶上坐几分钟培养排便反射。切勿憋便,有便意及时去厕所,否则大便干结,易引发疾病。排便时间控制在3-5分钟,不宜久蹲。排便时不过度用力,以免阻碍静脉回流。若有便秘,先通过饮食、运动、喝水改善,必要时遵医嘱用药。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欧阳海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