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由曹凯执导,郭京飞、王千源、赵今麦领衔主演的热播剧《漂白》在爱奇艺迷雾剧场全网独播,目前热度已飙升至爱奇艺热搜榜第一。
1月20日,《南方都市报》前深度调查记者、知名大V“猛哥”在个人微信公众号发文称,热播剧《漂白》涉嫌抄袭了他2012年发表于《南方都市报》的深度调查报道《漂白》。对此,热播剧《漂白》编剧陈枰两次回应否认抄袭,建议对方拿起法律武器。
1 前调查记者质疑热播剧《漂白》抄袭
“猛哥”1月20日中午发文《爱奇艺的〈漂白〉把〈南方都市报〉的〈漂白〉给‘漂白’了》说,“爱奇艺这部名为《漂白》的新剧,无论是剧名还是剧情,‘漂白’了我2012年发表于《南方都市报》的深度调查报道《漂白》。先给出结论:爱奇艺的《漂白》创作团队事先没有联系我或南方都市报,宣发材料中也没有标示原作出处,在最需要尊重版权的影视圈,居然有如此明目张胆之行为,令人费解。”
记者了解到,猛哥曾是南方都市报记者王猛。
针对王猛的质疑,《漂白》一书作者、热播剧《漂白》编剧陈枰1月20日公开回应称,自己对案件主办人和主犯的亲属进行了详尽采访,补充了大量人物细节资料,并以此创作小说《漂白》出版。“2023 年底,有制片公司看中了已完稿的《漂白》全剧本,我随后将剧本著作权转让该公司。2024年2月,《漂白》电视剧正式开机。作为一名从事影视内容创作已经超过三十年的编剧,我深知原创内容的不易,也深知一部影视作品,从剧本写下的第一个字,到完成制作与观众见面,凝结着众多专业工作人员的努力与心血。作为一名内容创作者,我更支持双方以专业法律途径和方式来解决问题。”
而《漂白》制片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该剧改自陈枰同名小说《漂白》,至于小说《漂白》是否抄袭《南方都市报》的深度报道《漂白》,他们需要进一步了解。
2 针对回应再列“实锤”证据
针对热播剧《漂白》编剧和制片方的回应,猛哥时隔一天后再次发文《实锤!爱奇艺〈漂白〉抄袭!!》,认为陈枰的小说《漂白》全书精华第四、第五两部分,大段抄袭《南方都市报》的报道,也就是圈内所谓的“洗稿”,一些表述甚至一模一样。文中,王猛列举出小说中17处涉嫌抄袭洗稿报道的部分。
陈枰认为,深度报道《漂白》和小说《漂白》是针对同一真实刑事案件创作的作品,彼此享有独立的著作权,且不可侵犯。关于“抄袭”“盗用”等概念的使用,应当剔除公有领域概念有限表达等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内容。“漂白”概念的使用,明显属于公有领域概念,而非作者独创。
深度报道作者提出的所谓“抄袭事实”,均属于公有领域内容或有限表达,不受《著作权法》保护。仅凭几处大致雷同的词语,在数量上占比不到小说《漂白》字数的1%,不具备核心表达意义,也不符合“接触+实质性相似”的侵权要件要求,在法律上不构成抄袭事实。“深度报道作者在网上的所有言论,均属于没有法律知识的臆想,无法律依据。若对方执念不消,可以此发起诉讼。身正不怕影子斜,与其在网上蹭热度,不如拿起法律的武器,我方定会奉陪。”
3 深度调查报道《漂白》具有独创性
知名刑事辩护律师、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编剧陈枰坚称其创作有独立的素材来源,然而,猛哥列举的17处详细对比清晰地表明,小说的核心章节存在大量抄袭报道的内容。《南方都市报》的深度调查报道《漂白》具有独创性,属于受著作权保护的新闻作品。作者在内容选择、编排、撰写等方面体现了作者的创造性劳动,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漂白》剧方没有仔细甄别剧本,没有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构成侵权。如果抄袭属实,制片方通常是要承担责任的。即使制片方购买了编剧陈枰的小说版权,但如果该小说存在抄袭网络报道等侵权行为,而制片方在制作电视剧过程中未尽到合理的审查义务,将侵权内容改编到电视剧中,那么制片方也构成侵权,需承担法律责任。
1月22日晚,《漂白》剧组首次公开回应“《漂白》原著小说涉嫌抄袭”一事, 剧组在声明中指出,电视剧《漂白》的影视改编权购买自陈枰女士出版的小说《漂白》,并委托陈枰女士进行电视剧剧本改编工作。根据双方签署的相关合同约定,陈枰女士应负责保证原著小说及剧本内容合法合规,且不侵犯任何第三方权益,如因此产生任何争议纠纷,由陈枰女士承担相应责任。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首席记者 张鹏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