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恰似一座长城,在青砖红瓦间层层叠起,擘画出生命的丰富与优美,勾勒出生命前行的印痕与轨迹,有幸在万卷藏书中与地坛邂逅,揭开史铁生那漫长而又艰难的一生……从史铁生先生的生命世界里,我看到了一种坚韧与信念。一个人只要心中有了信念,就会写就生命的奇迹与永恒。
初识地坛,看到的是史铁生对命运的不甘,命运从未偏袒过他,让他在大好年华中一次次堕落,一次次绝望。我同情他的遭遇,却未尝真正理解。有人说史铁生的文字太苦,但我觉得更多的应该是他对苦难的无奈与心酸,他笔下的地坛,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地理位置,更是他精神慰藉的避风港,在日夜磨砺中重拾面对苦难的勇气。
再识地坛,地坛是一个孤独的“世界”。我在地坛中看到了孤独、寂静、思考。“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而史铁生的一生,却从未求得一个“满”字,这份孤独深沉细腻,往往在情意最为浓厚时焕发出新的光彩, 亦往往令人唏嘘于世事无常。
三识地坛,母亲对他的挂念也常常令人动容。北海的菊花又开了,驻足回望,却已是物是人非,母亲的离世,压死了他内心最后的稻草,至此遗憾终生,而对母亲的思念,也像地坛的青砖红瓦般,沉默而又内敛。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透过史铁生的眼睛,我看到了荒芜原野中的璀璨,生命没有止境,便不怕身处逆境。在地坛中,我看到了灵魂的高贵与芬芳。在生命的征途中,无论遇到什么困厄苦难,只要拥有一颗不屈的心灵,我们就能够收获自己生命的繁华与丰硕。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邂逅地坛,我看到了生命的庄严与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