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

肠癌患者写下“时光邮件”讲述抗癌故事 传递爱与希望 2024年04月26日

一封封承载希望的“时光邮件”被投入邮筒。

“但愿你仍然平安地迎接着每天灿烂的朝阳,但愿你依然能用手中的笔去写赞美生活的诗篇,快乐地过好每一天……”4月12日,在武汉市第八医院,“武汉市大肠肿瘤(CRC)病友俱乐部”迎来了第20届会员代表大会,到场的大肠癌患者们认真地写下书信并用信封装好,寄给三年后的自己。

据悉,三年后,医院将履行“三年之约”,将这些信件一一寄到患友家中。这一封封承载着对自己和家人的美好期许与祝福的“时光邮件”的背后,是患友们坚强勇敢与病魔斗争的故事,传递着爱与希望。

1 12年经历30余次放化疗,他深情写下“时光邮件”

“我在八医院接受直肠癌手术至今已12年了,十分感谢八医院肛肠外科团队的医务工作者,同时希望我在三年后能健康地活着……”这,是78岁的刘先生在给3年后自己的“时光邮件”中,写下的话语。

2012年春节前,刘先生便血的“老毛病”又犯了,他买来药膏救急,就是不见好,反倒开始大量出血。他这才意识到事情严重,前往武汉市第八医院就诊。陈继贵教授在进行指检后,凭经验判断,他极有可能是中晚期直肠癌。听到这一结果,刘先生瘫坐在椅子上,半天回不过神。“我们会尽全力为你治疗,你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陈继贵教授安慰道。那一年,刘先生做了低位直肠癌切除保肛手术,并开启了化疗治疗。

2012年2月至2013年9月,刘先生历经6次化疗、31次放疗,治疗过程中,刘先生态度坚定,从不放弃。

2013年9月,刘先生突然感到肚子阵发性绞痛,肚子鼓得像皮球,经检查,原来出现了肠梗阻。陈继贵教授团队为他进行改道手术后,暂时保住了他的命。但没几个月他又出现了肠梗阻。此后十余年,刘先生一日六餐,每隔两小时一次,餐餐都是老伴用鱼或排骨熬汤后反复过滤,在清汤里加入定量的营养粉。老伴的不离不弃,医护的悉心守护,给了他活下来的勇气。12年来,他也像一束光,照亮了其他患友。一位患者在患癌后“破罐子破摔”,抽烟酗酒。刘先生经常在病房和他聊天、解心结,这名患者心态渐渐阳光起来,开始坚强抗癌。

刘先生常说:“疾病并不是为了让我们受苦,而是提醒我们要开始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不必担心和恐惧那些未知,要活在当下,心生信念,向阳而生。一定要相信,通过科学积极的治疗,奇迹就在前方。”如今,他每天骑自行车去拿快递、买菜等,体重也恢复到了80公斤。

2 乐观抗癌33年,他分享亲身经历鼓励患友

“活好每一天,就是我必胜的信念!”活动现场,67岁的患者陈先生的故事,也让人动容。

2024年,是他抗癌的第33个年头。当天,他接过了大肠肿瘤病友俱乐部第五届会长的重任,即使每天带着造瘘口,他依然乐呵呵地,精神矍铄。“不要把自己当病人,干自己喜欢的事,开心过好每一天。”作为“抗癌明星”,陈先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着在场病友。

陈先生年轻时是一名化学老师。1991年,他突然出现排便困难、便血,持续了一段时间没有好转,便赶到武汉市第八医院就诊,没想到竟被确诊为直肠癌晚期。

“拿到结果的那一刻,我感觉天都要塌了。”陈先生说,当时儿子只有7岁,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残酷的现实。那一年,他在八医院做了直肠癌手术,幸运的是,专家帮他保肛成功,这给了他好好活下去的信心。两年后,陈先生重新回到工作岗位,有空时,还和朋友约着打篮球、踢足球、跑步,每隔三五年就回医院复查,一切也都正常。

直到2017年,陈先生出现大便不成形、经常拉肚子,武汉市第八医院专家陈继贵教授发现,陈先生的直肠癌复发,专家再三评估后,认为陈先生只能进行直肠癌改道手术,也就是在下腹做个造瘘。陈先生担心这次复发,自己可能出不了院了,陈继贵教授安慰道:“有啥好怕的,一定让你早日出院,和家人团聚。”

陈继贵教授兑现了承诺,他和团队带着陈先生再次成功闯关。如今,陈先生更加珍惜当下的每一天。“学会爱自己、爱家人,乐观坚定,一定能战胜病魔。”陈先生鼓励病友说,抗癌33年,如今,他的孙子已经16岁,一家人幸福美满,他希望每一位病友都能开心生活。

当天,武汉市第八医院相关负责人为陈先生等“抗癌明星”授予了荣誉证书,为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点赞。

“希望通过俱乐部的群体抗癌力量,让患者们能够更加乐观地面对疾病,共同抵抗病魔。”大肠肿瘤病友俱乐部创始人、武汉市第八医院二级教授陈继贵说,20年前,武汉市第八医院创立俱乐部,在册会员人数从当初的40多人发展到8000余人。医患一路相互扶持,比如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提醒他们定期复查,并尽可能为患者优化就诊流程,“只有医患一起打好抗癌的‘持久战’,规范科学地治疗,才能一起将大肠癌变为可控可治的‘慢性病’。”

武汉市第八医院党委书记许勇彪表示,“大肠肿瘤病友俱乐部”不仅为病友们搭建起一个抱团取暖的“话疗”平台,更是一个传递爱与希望的港湾。

3 早筛早诊很重要,最好40岁时做一次肠镜

在我国,肠癌发病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成为高发癌症中排名第三的杀手。

“由于大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人出现腹胀、腹痛等肠梗阻症状,甚至便血时,已到了中晚期。”陈继贵教授说,从突变细胞发展为肠癌,约需10至15年,其中任何一个阶段发现并切除,治愈率在95%以上;一旦拖到中晚期,5年生存率仅50%。这一现实令陈继贵教授及团队很揪心,“如果筛查关口前移,死亡率会大大降低。”

自2004年起,武汉市第八医院启动大肠肿瘤筛查项目,至今已有20年。专家团进社区、农村、厂矿、高校,组织义诊和讲座,足迹遍布全省的筛查点,掌握湖北省大肠肿瘤患病率的一手资料,并全力推动全省大肠癌的早筛、早诊、早治。

因此,陈继贵教授一再呼吁,大家要重视大肠癌早筛。“肠镜检查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他建议,如果有家族疾病史等高危因素,最好将肠镜年龄提前至35岁,正常人群最好40岁时进行一次筛查,如果结果正常,则可8年后再复查,“只有早期发现,才能避免悲剧发生”。

另外,改变生活方式、保持健康饮食尤为重要。陈继贵教授建议,平时饮食要注意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多吃时令蔬菜、水果,不偏食,适量摄入坚果和乳制品,保证食物的多样化;戒烟,远离二手烟;避免大量饮酒和高频率饮酒;控制体重,避免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适量进行体育锻炼。

如果出现了大肠癌的早期预警症状,要及早就医。如莫名腹痛、排便习惯改变、大便形状有变化、气味有异常,或者带血、带脓液等,都要引起重视。

 据《楚天都市报》